沧洲十咏 其七 桃花蹊
明代:王恭
幽蹊入林深,仙花满高树。笑谢沧洲人,来去桃源路。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所有诗文
春夜宴席上戏赠裴淄川
唐代:白居易
句 其一
宋代:梁安世
更说此州异特事,寇公归后二苏来。
录别 其一
明代:李攀龙
悠悠念往路,离别从此长。何以酬明德,携手归故乡。
良时不须臾,且复各盈觞。仰视日月驰,千载互相望。
浮云难独留,游子暮彷徨。绸缪踰皓首,风波忽一方。
楼桑村怀古同说岩
清代:李天馥
衰草寒烟望里孤,楼桑遗迹未全芜。帝乡耻属黄初历,王气犹延《赤伏符》。
国士风流曾据蜀,宗臣鱼水失吞吴。啼鹃旧恨蚕丛远,此地惟闻叫野乌。
古意八首 其四
明代:胡奎
明月流中天,列宿相低昂。盈盈河东女,寒机织流黄。
灵鹊期不来,欲度愁无梁。睆彼牵牛星,东西两相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