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陆大守山水二图 其二

明代王恭

云际飞流见底清,惟应官暇爱山行。萝衣相对林中净,忘却春风五马荣。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与客步月坐涧中石上

宋代钱时

林遍山深一罅天,临流跌坐月娟娟。
此时妙音谁能领,绕石琅琅走涧泉。

咏梅六首 其五

宋代赵蕃

溪北溪南路,山前山后居。兴来随杖屦,意到总林庐。

触目常怀尔,关心相忆余。虽然风月趣,千里故非疏。

南辕杂诗一百八章 其十二

清代姚燮

鳞云送斜月,天色如卵青。出门向南睇,一往清虚横。

浮浮七二沽,递唱多渔舲。水芦拓新碧,夜色翻白晶。

柽杨互萦曳,鸥鹭皆潜冥。偶吹霏霏烟,时露星星萤。

涤荡了无滓,入胸何渟渟。横箫自怡悦,嘘此天籁清。

三孤山

宋代蔡戡

小孤相去大孤山,一望烟波百里间。
风日晴和江似镜,两峰对峙拥青鬟。

题慈云院双松亭

宋代晁公为

云閒龙躩千寻干,地底雷奔万仞泉。
寄主该山旧游客,个中端不减栖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