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喜故人见宿

明代王恭

林居清夜静,喜与故人期。卷幔凉先入,深池影自移。

挑灯闲对酒,扫榻坐联诗。明发天涯别,重来是几时。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答右史于都城见卖牡丹者因忆故园之作 其一

明代李攀龙

上苑繁华此一时,牡丹偏媚汉宫姿。故园春色无人赏,零落空山只自知。

金刚随机无尽颂 其二 大乘正宗分第三

宋代释印肃

宗乘正若何,未了说誵讹。要知三十棒,赵州勘老婆。

夷山谣

明代陈恭尹

古夷山,今平地。车马东西驰,屠儿倚刀醉。梁园枯草鹰啸风,公子翩翩持角弓。

台湾竹枝词 其十一

清代薛约

积薪煨芋饱晨昏,人说山中傀儡番。果腹不须分甲乙,淳风偏让野人敦。

有感二首,时旅居北京 其一

近代朱帆

布衣赢得一身轻,偏负诗囊赴上京。已瘦残躯非病酒,初花老眼怕窥名。

自甘羸马输千里,不借飙风送半程。踯躅天安门外路,更无颜面作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