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二首 其一

金朝元好问

七岁入小学,十五学时文。二十学业成,随计入咸秦。

秦中多贵游,几与书生亲。年年抱关吏,空笑西来频。

在昔学语初,父兄已卜邻。跛鳖不量力,强欲缘青云。

四十有牧豕,五十有负薪。寂寥抱玉献,贱薄倡优陈。

青衫亦区区,何时画麒麟。遇合仅一二,饥寒几何人。

谁留章甫冠,万古徒悲辛。

元好问

元好问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莲宇先生再入政府

清代全祖望

清德人无间,孤根帝所知。重膺左席召,不待大廷推。

民力方忧敝,天灾孰与支。望公调玉烛,晚节在斯时。

送王秀才荣受冠带南归

明代苏葵

虽受衣冠不被缠,黄花清梦已飘然。山中再见陶弘景,林下曾多魏仲先。

顾我头颅堪一笑,是谁山水欠前缘。尊前欲问行藏计,也约罗浮七洞天。

和林见素次苏子卿见寄之韵四首 其一

明代王鏊

向晚心不怡,中庭立徘徊。群雅竞鸣噪,孤鸿独无依。

无依亦何恨,禀气与时乖。物情逐时好,志士多苦怀。

咄哉贾太傅,厝薪胡独悲。黄竹有遗歌,至今令人哀。

笼鸟望云端,自伤翅翎摧。海滨有大老,何时当来归。

知音苟不存,五弦徒自挥。怅望武夷云,我身安得飞。

芜湖县阻雨

宋代项安世

江南五月作秋阴,杜若洲前十日霖。卧听儿童说风雨,老来元自不关心。

伯兄新楼十首 其六

宋代王柏

林间塔影郁苍苍,向晚风传供佛香。灯焰万龛时炯炯,恍然文笔吐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