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吴江秋夜)

宋代汪元量

一个兰舟,双桂桨、顺流东去。但满目、银光万顷,凄其风露。渔火已归鸿雁汊,棹歌更在鸳鸯浦。渐夜深、芦叶冷飕飕,临平路。
吹铁笛,鸣金鼓。丝玉脍,倾香醑。且浩歌痛饮,藕花深处。秋水长天迷远望,晓风残月空凝伫。问人间、今夕是何年,清如许。

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为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湘妃庙

唐代李涉

斑竹林边有古祠,鸟啼花发尽堪悲。
当时惆怅同今日,南北行人可得知。

丑奴儿(对雪和彦逢弟)

宋代王之道

青腰似诧天公富,奔走风云。银界无痕。委巷穷山草木春。
玉楼不怕歌茵湿,笑语纷纷。须放他们。醉里冰姿光照人。

忆园 其一

清代李元振

得遂莼鲈兴,年来每自哦。宦同叔夜懒,诗让放翁多。

岁月双游屐,烟波一钓蓑。南园风景好,款段亦频过。

卧起即事三首 其三

明代林大钦

饭草心犹乐,云眠道益安。烟花从节换,风雨恣春残。

杜甫惭真隐,陶潜已挂冠。他时论出处,江海意漫漫。

与文衡山三首 其三

明代刘麟

水长平芜两岸齐,千峰回合树高低。正怜虚寂存吾道,莫遣时人识此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