盩厔县北楼望山
唐代:白居易
一为趋走吏,尘土不开颜。孤负平生眼,今朝始见山。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所有诗文
送瀛洲先生元举叔谈命郡城
宋代:杨万里
彭永州夫人挽词
宋代:周必大
秋日感怀
元代:陈亮
白露下庭树,忽然天地秋。萧条海上望,怆恻令人愁。
世路日梗纷,干戈满中州。王业岂不广,居然如缀旒。
嗟彼徇名人,尚爱关内侯。南琛效职贡,尽逐沧溟舟。
印绶何累累,报国无良筹。独有云台子,深怀蹙额忧。
吴人嫁女辞
元代:郑允端
种花莫种官路傍,嫁女莫嫁诸侯王。种花官路人取将,嫁女王侯不久长。
花落色衰情变更,离鸾破镜终分张。不如嫁与田舍郎,白首相看不下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