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僧泰恭院二首

唐代温庭筠

昔岁东林下,深公识姓名。尔来辞半偈,空复叹劳生。
忧患慕禅味,寂寥遗世情。所归心自得,何事倦尘缨。
微生竟劳止,晤言犹是非。出门还有泪,看竹暂忘机。
爽气三秋近,浮生一笑稀。故山松菊在,终欲掩荆扉。
温庭筠

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改韵再咏二首 其二

明代苏仲

冰霜肌骨是家传,染得胭脂不记年。雅趣自无前度好,芳名犹冒旧姻缘。

浓香已被东风引,艳色曾经俗眼怜。世事只因忘故态,便教清议得嗔嫌。

句容

清代沈兆沄

平原风急卷轻烟,落日光寒雪霁天。老树槎丫垂木稼,童山层叠接梯田。

神祠旧识曾三宿,客路重经又五年。差喜宵来无候吏,间搜坏壁录诗篇。

弄孙

明代陈献章

画栋三重檐,曈昽晓雀穿。一儿卧我膝,一儿坐奴肩。

风日秋逾美,诗书老未传。二雏当慰我,心赏独悠然。

袁氏族谱诗

明代童冀

生民之初自古先,林林棼棼天壤间。后来作者有圣贤,制为氏族分姻?。

犹虑后世昧本源,复著谱牒存简编。袁氏之先何蝉嫣,宣仲起家初氏辕。

固为博士经术专,盎一名丝或氏爰。不知何年定为袁,邵公登用遘时艰。

垂绅正笏立朝端,九重倚赖四海安。魏晋而下亦有年,代不乏人秉贞坚。

石头忠节贯九泉,九原不死愧褚渊。恕巳殉唐尤可怜,功在社稷垂不刊。

滋为唐相有圭田,请立家庙严豆笾。子孙似续遂绵延,散居四方日以蕃。

鄞邑之族自宋迁,近代复有玉堂仙。奕叶业儒操椠铅,珙究六籍益覃研。

自惟受姓岁二千,谱牒散轶伊谁愆。乃述所闻手自笺,尚病简略弗克全。

我言禹功始浚川,放诸四海乃滔天。春秋书法得牵联,如彼瓜瓞方绵绵。

枝牵蔓引相攀援,后人继承能勉旃。一传可至千百传,我作歌诗知其然,子孙世守如真诠。

奉答杨六坡推府隐居见赠

明代卢楠

我昔住青都,玉楼扬紫氛。灵妃散天花,把弄坐层云。

肌肤莹莹婉冰雪,孤啸常随鸾凤群。阊阖长辞九万里,帝乐仙音那可闻。

失意山中寻瑶草,白云引入天台道。桃花流水非人间,碧椀彫胡待终老。

遥望匡庐歊九天,屏风九叠石磴旋。香炉返照赤霞晚,双剑回空白日县。

云霾四塞龙虎睡,嵯峨一径猿猱前。陶公鍊液呵赤电,李重还车蹑紫烟。

长揖谢世恣同往,绿发方瞳列上仙。青溪卧听松风歇,起向山中弄明月。

独立苍茫望九州,漠漠黄尘毁金骨。闻君献赋长杨宫,飞章络绎四海雄。

光辉灿烂动明主,天书降问恩隆崇。风尘侘傺解圭组,归去沧浪作钓翁。

结庐小傍浮丘麓,幽洞巉岩苍翠簇。清风台倚金露寒,白石桥连水清洑。

当阶竹引凤凰毛,背户青松走麋鹿。婉如匡庐落我前,便欲因之借休沐。

夫子值此格气豪,秋来兴与南山高。寄我五花云锦字,读之飘然若云翱。

自惭才非卢照邻,敢与杨炯为伍曹。杨卢千载各一时,异代风流如有期。

为君倒囊弹素琴,清商缭绕阳春辞。歌罢拂衣五陵去,明月青山湘水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