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虞美人·春愁

宋代陈亮

东风荡飏轻云缕,时送萧萧雨。水边画榭燕新归,一口香泥湿带、落花飞。
海棠糁径铺香绣,依旧成春瘦。黄昏庭院柳啼鸦,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
赏析

  词的上片开篇两句没有写“红杏枝头春意闹”的芳菲春景,而是直说“风”、“雨”。东风轻拂着大地,几缕淡淡的云彩在天空飘荡。这两句里的“风”和“雨”,是全词的词眼,大好的春光就是在风雨中消逝的,领起了全篇词意。“水边台榭燕新归,一口香泥、湿带落花飞。”两句化用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谁家新燕啄春泥”的诗意。燕子才刚刚归来,还未来得及观赏芳菲春色,满树花朵却已经凋零,如此景象,词人不由产生满腔感慨、满腹愁绪。这里的“泥”承第二句“萧萧雨”,“落花”承第一句“东风荡飏”而来。燕子新归,而落红已经成阵,目睹这种景色,词人的感慨之情油然而生。

  词的下片首句承上片“落花”,开始描写凋零的海棠。“海棠糁径铺香绣,依旧成春瘦。”在此词人虽然只取了海棠一种花来进行描写,但是读者从中仿佛还可以看到桃花、杏花、梨花……落红一地。当所有春花凋零并被泥土掩埋,也就没有什么春色可言。用“春瘦”来形容春色渐失十分形象传神,也是全词的主旨所在。春也如人一般,在万花凋零的满腹愁绪中逐渐消瘦,逐渐疲惫不堪。结尾两句“黄昏庭院柳啼鸦,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开始出现人的形象,画面也顿时变得更加丰富。

  全词无一字说愁,却处处都透着愁绪。春天本是百花竞放、喧闹芳菲的季节,可是经历一场风雨后,凋零的花朵,衔泥的春燕,对月啼叫的乌鸦却让人顿感凄凉。花开花落虽是自然之理,却引发了敏感词人心中的无限愁绪,凄凉的其实不只是春色,也是词人因年华渐逝、壮志未酬而生的悲哀。词中的抑郁哀婉之气令读者读之不禁为作者坎坷的生平而动容。

陈亮

陈亮

陈亮(1143—1194)原名汝能,后改名陈亮,字同甫,号龙川,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婺州以解头荐,因上《中兴五论》,奏入不报。孝宗淳熙五年,诣阙上书论国事。后曾两次被诬入狱。绍熙四年光宗策进士第一,状元。授签书建康府判官公事,未行而卒,谥号文毅。所作政论气势纵横,词作豪放,有《龙川文集》《龙川词》,宋史有传。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栖贤石鉴禅师过访却赠 其一

明代杨晋

雨过山城翠到天,开帘惊见钵生莲。未从鹿苑誇新雨,且喜鳣堂枉旧贤。

秋水绕门清共照,寒香满地澹同妍。纷纷馀自成疣赘,须信人间有大年。

侯侍郎庸迎养

明代龚敩

东莱有客人中英,满腔忠孝由天生。读书不作章句陋,居官所期肝胆明。

往者严君困三宅,父子东南五千隔。孤苦零丁十五秋,一别何曾见颜色。

儿年初学数与方,父不少留儿涕滂。慈闱纺绩事教养,执经问道亲虞庠。

前载春官取科第,父若有闻心亦喜。朝朝秉笔在鹓班,情几欲陈行复耻。

圣恩如天愿弗违,诏许驰驿迎亲归。拜辞阙下一喜惧,消息近日无安危。

云山万重隔闽越,见面有期思愈切。来日非如去日多,旧愁不与新愁别。

天风吹衣道路长,圣君宠厚亲寿康。炎州瘴雾避爽气,桑榆晚景昭回光。

遥知入门问安否,百岁千欢交肺腑。秉烛浑疑再世逢,称觞更尽中肠语。

归来感激谢君恩,枯朽一旦生阳春。周公拜前鲁拜后,满庭光显难具论。

子禄愈丰亲愈寿,此事人生亦希有。别恨何嫌地渺茫,孝心直与天长久。

丈夫志气今古同,为子必孝为臣忠。累茵列鼎足荣养,更以勋业垂无穷。

柳梢青 东园醉作梅词

宋代赵长卿

千林落叶声声悲。听凄惨、江皋雁飞。难似玉肌,总惊花貌,压倒芳菲。

香心吐尽因谁。料调鼎、工夫易期。休唱阳关,莫歌白雪,雨泪沾衣。

横霞仙馆杂事 其一

清代孙原湘

佛容光艳世无寻,供养端宜紫竹林。我愿将身化童子,朝朝合掌拜观音。

和沈商卿

宋代崔敦礼

一官奔走倦幽寻,来向江山好处吟。
过眼风光花又落,关情勋业镜频侵。
到头春事都无几,飞盖长郊早趁今。
鸥鸟莫惊车马过,我来搜句亦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