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监生还京
明代:王恭
官船一棹大江流,才子还京赋远游。帆带夕芜依御苑,梦随凉月到家楼。
长淮雁影催寒曙,近郭砧声报晚秋。此度金门应早达,莫令乡舍久淹留。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所有诗文
过黄后溪江楼十首 其四
明代:王慎中
白浪如山潮拥来,长江东去海门开。天连极浦鸟飞尽,日落空林船正回。
奉怀深父学士友兄 其二
宋代:彭汝砺
看山更饱更无厌,野色虽寒亦不嫌。风作浪头高突兀,云埋雨脚细廉纤。
一双远岸钓鱼艇,三尺近村沽酒帘。海上浮舟忆彭蠡,门前栽柳旧陶潜。
题尽
清代:沈梧
故山遥隔楚江声,落日鹧鸪啼竹林。却恨幽人不可见,淡烟疏雨作秋阴。
十一月四日夜半枕上口占
宋代:陆游
送汪廷器艮观
明代:程敏政
曾随南雁住云中,又出榆关到海东。壮岁尽誇行乐好,太平谁致塞尘空。
轮蹄惯比孤舟速,书画收兼百货丰。来往莫讥江上客,王孙家世古元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