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登楼寄王卿

唐代韦应物

踏阁攀林恨不同,楚云沧海思无穷。
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
登山 抒怀 怀人
赏析

  开头两句“踏阁攀林恨不同,楚云沧海思无穷。”开门见山,将离愁别恨和盘托出,而在用笔上,却又有委婉曲折之妙。一、二两句采用的都是节奏比较和缓的“二二三”的句式:“踏阁—攀林—恨不同,楚云—沧海—思无穷”。在这里,意义单位与音韵单位是完全一致的,每句七个字,一波而三折,节奏上较之三、四句的“四三”句式,“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显然有缓急的不同。句中的自对,也使这两句的节奏变得徐缓。“踏阁”与“攀林”,“楚云”与“沧海”,分别在句中形成自对。朗读或默诵时,在对偶成分之间自然要有略长的停顿,使整个七字句进一步显得从容不迫。所以,尽管诗人的感情是强烈的,而在表现上却又不是一泻无余的,它流荡在舒徐的节律之中,给读者以离恨绵绵、愁思茫茫的感觉。

  三、四句承一、二句而来,是“恨不同”与“思无穷”的形象的展示。在前两句中,诗人用充满感情的声音歌唱;到这后两句,写法顿变,用似乎冷漠的笔调随意点染了一幅烟雨茫茫的图画。粗粗看去,不免感到突兀费解;细细想来,又觉得惟有这释写,才静隋真景切、恰到好处地表现出登楼怀友这一主题。

  第三句秋风里传来“数家”零零落落的砧杵声,表现了五代南唐李煜《捣练子》“断续寒砧断续风”的意境。“秋山下”,点明节令并交代“数家砧杵”的地点。“秋山”的景色也是萧索的。全句主要写听觉,同时也是诗人见到的颇为冷清的秋景的一角。最后一句着重写极目远望所见的景象。用“一郡”形容“荆榛”,几乎塞满了全郡。而“寒雨中”三字,又给“一郡荆榛”平添了一道雨丝织成的垂帘,使整个画面越发显得迷离恍惚。这一句主要诉诸视觉,而在画外还同时响着不断滴落的雨声。

  三、四两句写景,字字不离诗人的所见所闻,正好切合诗题中的“登楼”。然而,诗人又不只是在单纯地写景。砧杵声在诗词中往往是和离情连在一起的,正是这种凄凉的声音震动了他的心弦,激起了他难耐的孤寂之感与对故人的思念之情。秋风秋雨愁煞人,诗人又仿佛从迷迷潆漾的雨中荆榛的画面上,看到了自己离恨别绪引起的无边的惆怅迷惘的具体形象。因而。进入诗中的“砧杵”“荆榛”“寒雨”,是渗透了诗人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是他用自己的怨别伤离之情开凿出来的艺术境界。所以,三、四句虽然字字作景语,实际上却又字字是情语;字字不离眼前的实景,而又字字紧扣住诗人的心境。

  这首诗在艺术上的最大特色是采用虚实相生的写法。一、二句直抒,用的是虚笔;三、四句写景,用的是实笔。二者相映成趣,相得益彰。虚笔概括了对友人的无穷思念.为全诗定下了抒写离情的调子。在这两句的映照下,后面以景寓情的句子才不致被误认为单纯的写景。景中之情虽然含蓄,却并不隐晦。实笔具体写出对友人的思念,使作品具有形象的感染力,耐人寻味,又使前两句泛写的感情得以落实并得到加强。虚实并用,使通篇既明朗又不乏含蓄之致,既高度概括又形象、生动。

韦应物

韦应物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题阙 其八十二

明代王世贞

阳公为谏议,四载閟其口。一作惊人鸣,出为道州守。

鱼羹及稻糜,与众均所受。催科自注考,能令督邮走。

兄弟凡三人,相与日饮酒。醉即共衾宿,不娶竟无后。

钓奇性理僻,于道能知否。

西樵月夜感旧

明代何维柏

万丈松风吹客衣,月明山色望霏微。石泉洞古春长在,云谷天空鸟自飞。

此日登临仙犬吠,十年踪迹主人非。岩花似领无言意,且向樽前一咏归。

小雨倦出怀介然

宋代吴则礼

北风吹雨鸣船蓬,高岩泥骨愁老翁。
少陵病骨端欲折,扶杖无因寻赞公。
赞公从来懒剃头,破衲未御寒飕飕。
东窗朝日会晴好,共看雪雾翻茶瓯。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三十二 吴季子

明代孙承恩

见礼知政,闻乐知德。观风列国,无子精识。让国全义,挂剑酬心。

怀哉高风,无古无今。

徐积馀随庵勘书图

清代郑孝胥

北江论藏书,数等意甚备。推原正缺失,考订家为最。

何人可当此,惟数钱与戴。其次辩板片,错认不少贷。

是谓校雠家,抱经覃溪类。又次曰收藏,异本广收致。

下供博士览,上或补金匮。天一阁嶙峋,瓶花斋珍袐。

昆山传是楼,海内共惊视。又如嗜宋刻,所获多精致。

旨意纵未窥,年日务省记。邬镇鲍处士,吴门黄主事。

斯为赏鉴家,可喜亦其次。乃若钱景开,陶氏五柳辈。

湖州施汉英,巧掠仍贩卖。旧家有中落,贱取计必遂。

富室苟好书,索价每十倍。其风斯下矣,掠贩诚逐利。

徐侯刻丛书,艺林极宝贵。庶几比荛翁,后贤恃《津逮》。

稚存语虽谑,颇亦饶风味。聊题《随庵图》,世变堪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