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唐王摩诘积雨辋川庄上

明代王恭

石林迢递辋川斜,积雨烟空见枣花。翠壁红泉分鸟道,白云芳草半人家。

木兰柴口朝行药,白石滩边暮浣纱。缨冕向来真外事,欲从林叟问烧畬。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客窗三景次友人韵 其一 黄昏

明代丘浚

明月欲上未上,乌鸦东飞西飞。物类皆知所憩,何事游人未归。

韩文公祠

明代李梦阳

袁州山在城,韩庙倚山清。冕服前朝貌,文章百代名。

石苔犹马路,春竹自莺声。立望潮阳近,翻翻海气征。

台湾行

清代姚莹

生平常怪方士言,蓬壶方丈瀛海间。谓是大言诳人主,世岂真有三神山?

几年作宦来台湾,东过沧海穷烟澜。扶桑枝红挂朝日,珊瑚树绿充庭藩。

澎湖时时出琪树,高者盈尺声璆然。四时花橤开未歇,夏梅春桂冬桃莲。

长年暄暖无霜雪,老死不著棉裘毡。山中之人木末处,下者亦在苍崖巅。

食无烟火况炊爨,男女赤足垂双环。颁律不到周夏正,岂有隶首穷其年?

洪蒙以来到唐宋,不与中国人通船。汉初尚未开闽粤,此乃荒岛盘云烟。

或者昔人偶泛海,飘风一至疑神仙。愚民自误误世主,妄思人可寿万千。

岂知世果有此境,但无药草能朱颜。若令皇武在今世,不待晚岁憬然翻。

我为此歌传世俗,沈迷聊破千年关。

贺圣朝 马公振见访,以词留别,喜而和之

元代谢应芳

吴淞旧雨相邻住。喜复来今雨。那时因遇。十年艰险,剑头炊黍。如今相见,衰颜醉酒,似经霜红树。湖山佳处。登高望远,遍题诗去。

过岳冠山二首

宋代李弥逊

岳冠山下月黄昏,石立波蚕势莫分。
回首风前魂欲断,东西南北水边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