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僧不遇
明代:王恭
寺门深闭对青山,何处浮杯更未还。万壑千峰人不见,满林霜叶磬声閒。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所有诗文
寿泉口山泉侄六十
明代:罗洪先
得失何须更问天,时当指使且怡然。千金不博閒中乐,万事休寻梦里缘。
静对江梅还结子,醉看社栎可忘年。里中能几交游在,试论何人福最全。
和黄云夫武攸见寄韵
宋代:史弥宁
岁寒谷 其一
宋代:刘攽
高松含悲风,绿竹带凝雪。碧落翻怒涛,深崖堕寒月。
萧条非人境,合沓隐城阙。爽气露草木,精神立毛发。
初无隐居迹,似为吾人发。世事谁得捐,相从理营窟。
挽恭靖司法兄九首 其五
宋代:刘宰
踏遍山崖与水边,要教皇泽下氓编。祇今桐汭民犹活,问讯南昌尉已仙。
题秋江晚渡图
元代:丁复
白云在青山,红叶烂无数。亦有冬青枝,长松共如故。
茅堂当树间,江光澹凝素。扁舟不可呼,谁令汝来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