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令狐仆射相公题龙回寺
唐代:刘禹锡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所有诗文
峡江望匡山
明代:释函是
停棹望匡岳,几非人世间。两月江中水,十年湖上山。
风波行欲尽,岩壑终当还。沙鸥与松鹤,见我何时閒。
赠吴渠州从姨兄士则
唐代:元稹
奉酬泉 其二
宋代:韩驹
驿骑持书自海旁,开篮剩喜子鱼香。红螺紫蛤俱羞避,独许渠侬近酒觞。
宿严滩作
元代:蓝智
水宿傍严滩,风灯语夜阑。鼍鸣潮信急,龙过雨声寒。
病喜江山好,贫嗟道路难。故园三四口,书札报平安。
郭山人游囊杂咏六首 其五 锄
明代:欧大任
五游行归来,荷尔起常早。门前莫锄兰,云中种朱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