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代兵后还乡
明代:王恭
十年弓马似君稀,到老还乡愿不违。祖道百壶孤棹别,温陵千里远人归。
江桥夜火霜蚝熟,野馆秋风海菜肥。好是北堂调膳后,閒看儿女笑牵衣。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所有诗文
奉天门朝贺
宋代:吕定
冬夜示敏巢(时在东都宅)
唐代:白居易
谒严祠因登钓台二首 其二
明代:李孙宸
凤凰起高冈,千仞翔漻泬。陋彼鸱与鸮,乃为腐鼠嚇。
卓哉尘外踪,中区何窘窄。唐虞总刍狗,箕颍亦戏剧。
所贵达人心,不留空中迹。一笑桐江丝,中怀自脉脉。
千载仰辉光,江湖星是客。
山寺
宋代:刘敞
野竹檀栾翠,孤峰杳霭青。山楼随诘曲,石路上青冥。
云色移时合,钟声隔水听。似闻堪避世,游子未尝经。
春日登雨花台
明代:范景文
山光一带正迎人,选胜高台载酒茵。绮席閒分铺草坐,香尘似袅散花身。
晴烟破晓青堪谱,浅黛描春翠可亲。解缚胜情还不碍,披云双屐试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