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山踏月行示同游邹孟阳张鲁生

明代李流芳

灵岩脚下斜桥路,一路横拖山水去。秋风秋月几度来,风月关心旧游处。

穹窿欲尽湖山开,落日闪闪青烟来。虎山桥头山色闇,明月迟我犹徘徊。

凭桥东望遮山立,明月正向遮山出。遮山遮月不遮光,陆离宝气初离室。

须臾山尖露半弯,突兀捧出黄金盘。四山苍然一水白,玉刻桥梁银作栏。

吁嗟乎张生昔年与汝桥上行,虎山十年月再明。

同游几人复谁在,乡月照我空多情。吁嗟乎邹子,子今真见虎山矣,虎山烟月竟何似。

当年画出虎山时,桥上之人吾与汝。子兮子兮奈此良夜何,矶头夜深风露多。

游人欲归残酒醒,试听中流踏月歌。

李流芳

李流芳

李流芳(1575~1629)明代诗人、书画家。字长蘅,一字茂宰,号檀园、香海、古怀堂、沧庵,晚号慎娱居士、六浮道人。歙县(今属安徽)人,侨居嘉定(今属上海市)。三十二岁中举人,后绝意仕途。诗文多写景酬赠之作,风格清新自然。与唐时升、娄坚、程嘉燧合称“嘉定四先生”。擅画山水,学吴镇、黄公望,峻爽流畅,为“画中九友”之一。亦工书法。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读张碧集

唐代孟郊

天宝太白殁,六义已消歇。大哉国风本,丧而王泽竭。
先生今复生,斯文信难缺。下笔证兴亡,陈词备风骨。
高秋数奏琴,澄潭一轮月。谁作采诗官,忍之不挥发。

赠别姚燮诗 其一

清代孔继鑅

三载不见君,见君骨仍瘦。形体消岁年,岂独裳衣旧?

往岁人中聚,中情两未究。今与结绸缪,君味真醇酎。

万物日动摇,谁似太行寿?开门揖太行,苍翠自天构。

尔我复何为,憔悴尘中走?

送蒯司录归京

唐代徐铉

早年闻有蒯先生,二十余年道不行。
抵掌曾论天下事,折腰犹悟俗人情。
老还上国欢娱少,贫聚归资结束轻。
迁客临流倍惆怅,冷风黄叶满山城。

杂题画景三十一首 其十一

明代祝允明

霞捲夕阳天外天,抗风疏柳几枝偏。抛将湿网坡头晒,且旁网边乘醉眠。

西域和王君玉诗二十首 其十六

元代耶律楚材

物物头头总是禅,观音应现化身千。杜门晏坐无伤道,遁世幽居也是贤。

祗为看山开翠竹,偶因煎茗汲清泉。灵云检点真堪笑,不见桃花不悟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