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蕲王墓碑歌

清代潘耒

灵岩山前冢累累,荒烟野蔓不足悲。巨石崚嶒戛松际,旁人云是韩王碑。

韩王蜕去五百载,当年英名至今在。弯弓夜月射奔鲸,拔剑寒沙清瀚海。

一朝雄姿为枯骨,麒麟高冢营山窟。黄肠便房天府出,守冢万家拜百笏。

岁久但见蒿与藜,豺狼入穴狐兔啼。惟留一片石,千古灵岩西。

灵岩峰高入云霓,韩王勋名与之齐。惟王勋名震千古,手奠坤维揭天柱。

挥日之戈射潮弩,半壁江山留宋土。可怜后此竟何人,忍使铜仙泪如雨!

梅花落尽梨花开,游人络绎灵岩来。但上琴台寻响屟,何人山麓披蒿莱?

碑高三丈字如掌,帝制鸿文盛褒奖。纵使碑刓墓尽平,盖世功名在天壤。

君不见钱塘饮马江不流,凤山宫阙为荒丘。张王秦相墓何在,六陵萧飒冬青愁。

猜您喜欢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 其九十七

明代释函是

人羡庞公好,全家隐鹿门。但知山泽美,宁畏虎狼喧。

独树难藏影,旋岚不著痕。此心无去住,何事更招魂。

送董少卿游茅山

唐代皮日休

名卿风度足杓斜,一舸闲寻二许家。天影晓通金井水,
山灵深护玉门沙。空坛礼后销香母,阴洞缘时触乳花。
尽待于公作廷尉,不须从此便餐霞。

送一灵禅师之匡庐

明代屈士煌

十年怀绪此宵平,相对疏林百感轻。送子便须忘世法,避人应是为时名。

佳山自古遗高士,多病而今见道情。同作旧游怜独往,凭君先试枕滩声。

复和定国惠竹皮枕谑句

宋代晁补之

老来山水兴弥深,不在长安侠少林。
它日只为林下计,不将锦被作呻吟。

长亭怨慢 七夕为立秋第二日

清代邹祗谟

渐过尽、郁仪飞驭。千顷琼池,一轮光素。银汉遥遥,七襄灵匹,河边住。

从来此夕,再不见、佳期误。天若少情时,应苦禁、天孙年年暗渡。

看蟾闲兔寂,算只羿妻相妒。纤阿去也,更不许、凤晨鸾暮。

恨昨宵、青女初来,便明夜、皇姑无主。最肠断人间,留得欹针残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