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口占绝句

宋代道潜

寄语东山窈窕娘,好将幽梦恼襄王。
禅心已作沾泥絮,不逐春风上下狂。
赏析

  题目是“口占”,名符其实,通篇以口语出之,从“寄语”之下,都是答辞。首句点出对方身份——歌妓。“好将幽梦恼襄王”出自宋玉《高唐赋》。这二句意在告诉对方不要来纠缠我,还是找别人去吧。由此可见,道潜之信守佛戒,不近女色,并非是意志力克制的结果,而是已人定界,此心已死。

  “禅心已作沾泥絮,不逐春风上下狂。”后二句解释原因:“我”潜心修禅,心无余物,就像沾染了泥的柳絮,沉于地面,不可能随风飘浮了,“我”也不会因你的挑逗而动凡心。这句以柳絮沾泥后不再飘飞,比喻心情沉寂不复波动。柳絮轻飘于天,随风逐舞,犹如人之浮于世;絮之沾泥,犹如人之出于世。

  这就是佛家的禅心之所在,佛家有“放心”之说,盖指心猿意马;柳絮沾泥不再飘浮,喻禅心已定,心如止水,“放心”已“收”。诗人之不为声色所动,不是有意识地恪守佛门戒律,刻意约束自己,而是心已入定,形如死灰,春风吹不起半点涟漪。佛门说法,本重比喻,道潜以佛徒身分而用之于诗,可谓不忘其本。而此喻之妙,犹有可说者。春风飘絮,本是自然现象,春天最容易引起感情的波动,柳絮也常以其“轻浮”之质,被赋予男女感情的色彩。这里,不仅柳絮沾泥,风吹不起为人们所习见,因而颇能引起会心的感受,而且,在禅心观照下,以轻质为重质,化喧为寂,设想也颇为别出心裁。

  由于作者是位佛徒,人们理解该诗,或许多着重于他对佛门戒律的自觉遵守,即所谓不涉邪淫。然而,从禅家理论来看,其意义尚不止于此。《大乘义章》卷十三说:“禅定之心正取所缘,名曰思维。······所言定者,当体为名,心住一缘,离于散动,故名为定。”禅定,本指坐禅时住心于一境。广义地看,坚守禅心,不受干扰,如絮之沾泥,风吹不起,不也就是禅定的功夫么。诗人不受女色之诱,并不是由于意识到佛门戒律,更不是害怕别人的指责,而是他本来就心如止水。这不由得使世人想起了“二祖安心”的公案。禅要自己参,心要自己安。道潜之所以能够达到这种境界,正是他本人已经“安心”的结果。

道潜

道潜(1043—1106)北宋诗僧。本姓何,字参寥,赐号妙总大师。於潜(今属浙江临安)浮村人。自幼出家。与苏轼诸人交好,轼谪居黄州时,他曾专程前去探望。元祐中,住杭州智果禅院。因写诗语涉讥刺,被勒令还俗。后得昭雪,复削发为僧。著有《参寥子集》。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二郎神·诉衷情

元代长筌子

诉衷情,为大地众生泪洒。晓夜忧煎贪活路,尽都被、妻男相挂。使万种机关图富贵,全不怕、犁耨高架。劝愚迷早悟,后世因缘,直言直写。幽雅。买玄妙不用钱价。只用他心灯常不昧,要万法灵通总压。待行满丹成归去日,把四假凡躯脱下。向桃源仙会,玉殿金楼,长春不夜。

送徐以源游武昌

明代徐庸

柔丝细出楸塘藕,织绮金梭弄纤手。并刀裁作远游衣,綵线密缝劳阿母。

长江万里流惊湍,九月不知风路寒。鲜鳞切鲙若飞雪,鲸饮一吸金壶乾。

酒花熏人两耳热,丈夫自古轻离别。侠气曾酬司马志,剑心已副庄生烈。

说武昌门香尘飞,问君此去何时归。记行诗就锦囊富,月霞夜夜生光辉。

秋日江上作

宋代晁说之

秋色千里来,潮波八月壮。
起帆增江势,劲风滋颉颃。
海道当如何,燕羽去云上。
人生自窘束,有情宜骋望。
两眼幸未盲,莫谩读易象。

华山有泉石沉碧

元代李孝光

玉煖山脉润,雨新花气薰。铜瓶百尺便,触裂阶前云。

天光堕空碧,万象涵无垠。蛟龙吐水雹,松窗绝飞蚊。

同上夏午樵老师嘱作

近代吴未淳

枝头已炫红叶,渚畔仍抽荻芽。乔木云天纵好,何如此地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