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笑令·边[2]草
唐代:戴叔伦
戴叔伦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 所有诗文
四日至洞见梅
明代:罗洪先
春日初临已艳阳,石门自启入青苍。莫言洞里无供给,已咽梅花到骨香。
幸报恩寺
清代:玄烨
凤刹高悬上界灯,珠缸璧带一层层。平临下见诸天小,晴日江山万里澄。
寄李刑部子庸
明代:祝允明
夫子道中庸,谁言世不容。山河开正气,江海辱高踪。
竹素期千载,梅花又一冬。永怀金玉韵,无计久相从。
李镇夫辟圃筑堂效孟氏之养吾表兄杖屦其间得日涉之趣某 其三
宋代:王十朋
绕堂花木随宜种,堆案文书取次翻。我待衣冠挂林下,杖藜时复到君园。
题画
明代:刘珝
四面芙蓉插天表,千岁乔松青正好。落花流水景中人,石径迂纡车马少。
茅堂八柱盘其间,璚窗大敞门不关。蜡烛宵然腾绛燄,珠帘暮捲对南山。
南山有月明于镜,主人心事澄波净。回头看月看不休,古月今人那有定。
月兮远看如朦胧,近看岂异水晶宫。我愿我心同此月,绝无纤翳存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