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闻筝

明代王恭

愁心不见薛琼琼,何处银筝半夜声。
肠断十三弦上月,一弦一柱总关情。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寄昂伏庵禅师

明代王绅

弱龄厌喧嚣,雅志尚玄默。胡为中年来,奔走倦形役。

一自服官箴,出入不遑息。鸡鸣走风雨,旅食困朝夕。

山中有高人,端居縳禅寂。??观万物表,幽情寓泉石。

道机既云熟,真源谅应涤。不为尘鞅羁,但恐坐诗癖。

话别华川湄,寒暑忽屡易。观想三生缘,宁念红尘客。

闺情代八首 其七

明代江源

喜多行坐白头吟,碧海青天夜夜心。

家在楚乡身在蜀,更无消息到于今。

寻梅四首 其四

明代林光

山近云常覆,林疏竹半遮。幽香和露滴,瘦影蘸溪斜。

细认天机妙,翻愁卦画差。何人还卖兔,试与问东家。

偈颂一百零三首 其六十七

宋代释月涧

八十樵翁无赖查,芭鞋踏破乱山霞。那知一迹不到处,别有葛洪仙处家。

抵都二首 其一

清代夏曾佑

一贫兼万苦,辗转又长安。岁暮关山客,哀朝蚁虱官。

计难全侍畜,生已负衣冠。往事填胸满,踟蹰到夜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