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于湖墓在秣陵

宋代沈端节

晚出白门下,疲马踏秋色。
钟山度苍翠,慰我远游客。
暮投清泉寺,花草献幽寂。
长廊静无人,落日照西壁。
平生张于湖,万里去一息。
翻然九州外,汗漫跨鲸脊。
乾坤能几时,安用较颜跖。
文章失津梁,所念斯道卮。
夜阑耿不寐,搔首赋萧索。
怀人感西风,翁仲守孤陌。

沈端节

[约公元一一六九年前后在世]字约之,吴兴人,寓居溧阳。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孝宗乾道中前后在世。尝为芜湖令,知衡州,提举江东茶盐。淳熙间,(公元一一八二年前后)官至朝散大夫。著有《克斋集》,已佚。又有《克斋词》一卷。《全宋词》收录其词45首。《文献通考》吐属温雅,颇具风姿。《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九十八《克斋词》提要云:“其吐属婉约,颇具风致,固不以《花庵》、《草堂》诸选不见录减价矣。”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点绛唇

宋代袁去华

徙倚虚檐,柳阴疏处看飞鸟。水平池沼。云影闲相照。
点翰舒笺,字密蝇头小。还揉了。路长山杳。寄得愁多少。

送东平守张元之赴黎平

明代顾清

东州棠树好,又剖越南鱼。地域衡潭尽,星文翼轸馀。

长才须历试,远俗贺宁居。已有侏?子,循山候隼旟。

平山怀古

清代杜漺

隋宫旧址尽荒凉,一代繁华怨夕阳。清夜彩春啼鸟寂,红颜黄土野原香。

星楼涵日浮空碧,御道连烟入望长。多少兴亡成底事,年年青草满雷塘。

劝学

宋代陈普

七闽四海东南曲,自有天地惟篁竹。
无诸曾拥汉入秦,归来依旧蛮夷俗。
未央长乐不诗书,何怪天涯构板屋。
人民稀少禽兽多,云盘雾结成烜燠。
楼船横海未入境,淮南早为愁蛇蝮。
自从居股徙江淮,鸟飞千里惟溪谷。
经历两世至孙氏,始闻种杏匝庐麓。
依然未识孔圣书,徒能使虎为收谷。
异端神怪非正学,但可出野惊麋鹿。
三分南北又几年,匹士单夫无或录。
开元天宝唐欲中,阑干始见盘中蓿。
日南韶石出名公,新罗二士非碌碌。
七闽转海即洙泗,仅有令孜与思勗。
令人不忍读唐书,不胜林壑溪山辱。
天心地气信有时,二三百年渐堪目。
述古大年创发迹,义理文章相接续。
蔡襄风任獬廌司,陈烈气压龙虎伏。
介夫当仁意不让,了翁守义穷弥笃。
天开道统游杨胡,一气北来若兰馥。
了翁责沈先识程,子容闻风亦知肃。
剑龙化作李延平,道理益明仁益熟。
遂生考亭子朱子,撑拓三才开{左亻右上亡下一}育。
植立纲常鳌戴地,开发蒙昧龙衔烛。
三胡三蔡与五刘,新安建安知一族。
直卿幸作东床客,照耀乾坤两冰玉。
四书才老多有见,楚辞全甫尤能读。
正叔安卿亲闻道,稍后景元亦私淑。
礼书身后得直卿,遗经未了留杨复。
奎宿分野忽在兹,神光秀气相追随。
灯窗眉宇辙不同,金玉满堂珠万斛。
遂令四书满天下,西被东渐出九服。
方将相与作齐鲁,迩微觉忘南梳沐。
贤良文学偶未设,墙角短檠充何速。
相看一一皆凤麟,相薰渐渐随鸡鹜。
古今最重是习气,圣贤为此多颦蹙。
一落千丈不可回,坚冰都在坤初六。
诗书自古不误人,明经不但为干禄。
聪明才智万景春,家国子孙千百福。

倪秀才归越

元代释英

君归何处所,迢递浙江东。千里故人别,一尊今夜同。

客愁灯影外,蛩语月明中。潮水将离思,茫茫逐去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