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龙十咏 其六 西溪书院废址

元代安熙

世道有升降,乾坤几清磨。谁知昔年中,师生此弦歌。

我来爱佳名,杖策时经过。深寻得遗经,山经信非讹。

龙首东昂藏,玉石西嵯峨。高寒枕天井,俯瞰无金科。

清泉下深池,悬崖据阳坡。浮野众麓奇,夹岸桑麻多。

对此奇绝境,令人忆沧波。誓将尘土踪,兹焉老渔蓑。

安得白鹿翁,乐育如菁莪。古人不可作,叹息将如何。

安熙

安熙(公元一二六九年至一三一一年)字敬仲,号默庵,藁城人。生于元世祖至元六年,卒于武宗至大四年,年四十三岁。少慕刘因之名,欲从之游。因没,不果,乃从因门人乌冲问其绪说,尊信力行。家居教授,垂数十年;四方来学者,多有成就。熙作有默庵集五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交情答碰壁

当代熊东遨

赤足种梅花,裹足尝梅子。不为春风生,便为春风死。

春日里居即事

清代金武祥

敝庐甫重创,方虑将远行。偷閒忽半载,僻处无劳形。

儿时钓游地,劫后弥有情。山色不嫌远,空翠东南横。

村旁一条堤,杨柳何青青。过桥每独往,到此常闻莺。

千畦香蔼閒,叱犊看催耕。荏苒惠风和,四野开春晴。

溪边捣衣石,新涨上几层?岁时偕里老,足迹偶入城。

归舟倏昏夜,村犬遥吠迎。游行既自适,入室尤足赓。

瓮头多宿舂,洁白炊新粳。盘飧杂蔬笋,其味腴且清。

水乡兼近市,时有鲜鱼烹。量浅复耽饮,往往醉不醒。

开卷或吟讽,间以儿啼声。索笑转投怀,头角怜峥嵘。

小院晨葩妍,折取供胆瓶。及时播花种,一雨萌芽生。

春气爱和煦,草木都芳馨。绿阴压檐重,飞絮萦帘轻。

茶甘睡初足,香烬诗初成。迟迟日正长,燕语喧空庭。

向晚倚南窗,树杪摇疏星。隔墙辨人语,光闪邻家灯。

谁与共岑寂,晨昏偕阿兄。物理能静参,目盲心非盲。

况有谢家女,婉娈方归宁。阿咸善解纷,乡里平不平。

有叔来豫章,迢迢千里程。有弟来自皖,且喜匝月停。

各述乱离事,情话忘深更。远交二三里,过从旧日朋。

董生既温雅,吴子尤朴诚。南湫近访戴,咫尺兴可乘。

粤海艳归装,奇遇誇沧溟。快哉此閒暇,高卧原足矜。

惟念从此后,难免尘网撄。明年在何处,又恐如浮萍。

所冀奉老父,归养安蓬荆。舞綵学莱子,含饴弄孙曾。

天爵自可贵,不羡人世荣。聊记今日言,以为异日徵。

谁欤鉴此心,白云当空明。

东坡雪诗善用险韵王介甫赵昌谷诸老和之皆以为不可及余因其言遂戏和之 其三

明代庄昶

四时佳兴皆堪出,白帽光风映小车。万古乾坤留卦画,一年消息到梅花。

门墙峻地伊川学,雪月高天邵子家。开眼天机无不是,有人诗句只鱼叉。

中兴

清代张之洞

流转江湖鬓已皤,重来阙下扶铜驼。故人第宅招魂祭,胜地林亭掩泪过。

前席颇怜非少壮,小忠犹得效蹉跎。神灵今有中兴主,准拟浯溪石再磨。

吴兴杂咏十六首 其三 何楷读书堂

元代黄玠

昔贤读书处,今为梵王宫。世事有翻覆,人境谁能同。

唯应姓何氏,与山相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