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歌诗

明代祝允明

清晨出阊门,丹旗何飞翻。问之路傍人,新鬼即幽坟。

翘望旗中题,知吾夙所敦。昨朝华屋间,哑哑相笑言。

日月略流转,幽明已异门。昔时强仁义,兹辰声益尊。

属徒送自返,妇子亦一喧。君独长甘眠,不知悲与欣。

由兹寿无垠,万秋如一昏。零霜杀宵草,绕山游微魂。

游魂不复贵,所慰行节存。

祝允明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再和 其一

宋代虞俦

不到兰扉月又弦,思君无奈寸心缠。今时乃有晏平仲,甘愿亲身为执鞭。

风入松

宋代侯置

东楼烟重暗山光。春意堕微茫。小红嫩绿匀如剪,黯无言、云渡澄江。没处与人逍遣,倚兰情寄斜阳。
共君今夜举清觞。投老各殊方。痴儿官事何时了,恨花时、潘鬓先霜。唤取客帆聊住,将予同下潇湘。

赠洪善庆兴祖和壁閒沈□□韵

宋代顾禧

高卧烟萝饮上池,姓名独许古人知。我来欲补洪家传,入坐先寻沈约诗。

舒卷閒云看不厌,参差玉蝶放偏迟。殷勤送客过方井,古道真堪照一时。

葵宸有相念之语复以诗答其意

明代郭之奇

升沉端不问君平,千里相思叹友生。自学玄奇甘寂寞,独期清俭减驺声。

六年久令诗书负,八载依稀礼乐明。愧汝师臣犹鞅掌,于余执戟未全轻。

李孝先就婚西村即事赠诗勉之二首 其二

明代陈恭尹

故人有才女,之子产燕京。万里各南北,一朝为弟兄。

高门曾列戟,灵榇望归旌。燕尔今方始,无忘楚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