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

清代李逢时

幽栖傍碧水,水泻两山间。山近晴还雨,风轻云自閒。

□□□□□,□□□□□。□□□□□,□□□□□。

李逢时

李逢时(1829~1876),字泰阶,台湾宜兰人。生平事迹不详,仅知为咸丰十一年(1861)辛酉科拔贡,同治元年(1862)应台湾道兼学政孔昭慈之聘为幕宾。同治四年(1865)李逢时因三姓械斗事件受牵累,避乱大湖庄,此后他仕途不顺,恐怕与此事有关。李氏诗中多咏兰阳当地风光兼及史事者,作品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所述地方史事可补史书之不足。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酬黄秀才见寄

宋代邹浩

自期谋道不谋身,不逐轻狂戏此春。读史穷经求在我,攀龙附凤彼何人。

一言逢主未如志,百结成衣肯叹贫。早晚病除堪属思,新诗莫厌起予频。

送徐汝思 其二

明代李攀龙

渔阳几载傍胡尘,此日骊歌济水滨。白首谈兵君自见,何须更问请缨人。

赠欧阳叔弼学士

宋代陈师道

早知汝颍多能事,晚以诗书托下寮。
大府礼容宽懒慢,故家文物尚嫖姚。
只将忧患供谈笑,敢望功名答圣朝。
岁历四三仍此地,家余五一见今朝。

寄题孙氏碧鲜亭

宋代范仲淹

天地何风流,复生王子猷。
黄金买碧鲜,绿玉排清秋。
非木亦非草,东君岁寒实。
耿耿金石性,雪霜不能老。
清风乃故人,徘徊过此君。
泠泠钧天音,千载犹得闻。
应是圣贤魄,钟为此标格。
高节见直清,灵心隐虚白。
粉筠多体貌,锦箨见儿童。
上交松桂枝,下结兰蕙丛。
秀气蔼晴岚,翠光凝绿水。
明月白露中,静如隐君子。
不愿湘灵泣,不求伶伦吹。
凤皇得未晚,蛟龙起何时。
萧萧云水间,良与主人宜。
红尘满浮世,何当拂长袂。
坐啸此亭中,行歌此亭际。
逍遥复逍遥,不知千万岁。

迎春赋

明代黄公辅

鼓角迎春闹市衢,看来三五步相趋。人看春也年年似,春阅人兮岁岁殊。

浪说翠蛾横半额,那知白雪转盈腮。春来春去浑如此,臈酒何辞倒碧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