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周大师琴
宋代:李觏
已解琴中意,更加弦上声。他人郑卫杂,此手鬼神惊。
深夜众籁息,寒天孤月明。四邻应得睡,浊酒且同倾。
李觏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 所有诗文
颂古三十九首 其三十八
宋代:释道枢
云门是个老阇黎,衲僧巴鼻几时知。拄杖从教不得动,春来未免倒抽枝。
录汴梁宫人语十九首 其十
金朝:杨奂
圣躬香阁内,只道下朝迟。扶仗娇无力,红绡贴玉肌。
春日次蟫窟主人原韵 其一
清代:许南英
一从君返后,寂寂病无诗。远道思公子,轻帆送少眉。
乡音春札在,旅况夜灯知。昏嫁慰吾愿,山荆怅别离!
补裘痛怀先祖
清代:罗泽南
冷雪凝阶二月初,羊裘补得胜华裾。风霜记否当年苦,典尽春袍送读书。
濛里渡口候林伯乔舟不至
明代:黄衷
倚楫联樯上下滩,棹歌声入小长干。回看独泛仙踪渺,谁念同游客思阑。
远水人归空野渡,古祠龙去有荒坛。雨馀更向孤蓬望,几点渔灯逼暮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