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茅山五首 其五
元代:卢挚
山君满意为山留,故遣清泉笑不休。万斛珠玑三尺玉,要随诗句过宣州。
卢挚
卢挚(1242-1314),字处道,一字莘老;号疏斋,又号蒿翁。元代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人。至元5年(1268)进士,任过廉访使、翰林学士。诗文与刘因、姚燧齐名,世称“刘卢”、“姚卢”。与白朴、马致远、珠帘秀均有交往。散曲如今仅存小令。著有《疏斋集》(已佚)《文心选诀》《文章宗旨》,传世散曲一百二十首。有的写山林逸趣,有的写诗酒生活,而较多的是“怀古”,抒发对故国的怀念。今人有《卢疏斋集辑存》,《全元散曲》录存其小令。 ► 所有诗文
寄张子中
宋代:徐积
时辈区区耳尽聋,姓张夫子在关中。孤松节操乖今俗,独凤文章得古风。
至宝却须三献捷,病鸾终看一飞雄。儒家自是诗书将,又况潜心郭令公。
布袋赞
宋代:释惟一
苦寒三首
宋代:杨万里
偕慰三归舟联句
清代:张洵佳
归途缓缓夜凉天,明月清风载满船。溪水平摇双桨活,渔村微露一灯圆。
秋心絮诉莎鸡冷,霜气肥蒸稻蟹鲜。如此烟波无限好,尽教收拾到吟笺。
和任宰元绍见寄十首以归来问信湖山抚摩松菊为韵 其九
宋代:吴芾
为邑赤城下,岂欲寻赤松。我家幸不远,杖履会相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