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秋寄远
唐代: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所有诗文
忆潼关早行
唐代:徐夤
答陈宛平 其一
明代:屈大均
与子结交初,有如天上月。三五光未满,已忧蟾兔阙。
浮云不在多,蔽亏在毫发。沐浴天河水,金波期不没。
君为启明东,我为长庚西。与月相终始,黾勉至晨鸡。
题舒州山谷寺石牛洞泉穴
宋代:王安石
春望
元代:郭钰
饥乌磔磔伴啼鸦,倦倚东风两鬓华。避地每如巢幕燕,论交谁辨酒杯蛇。
云遮望眼迷芳草,雨动离愁怨落花。怀抱一时何处写,瓮头春酒不须赊。
寄周伯阳
元代:张羽
薄宦志多违,言归未得归。一随江燕去,五见塞鸿飞。
素发应添镜,缁尘已满衣。裁诗拟相寄,人到秣陵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