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竹于慈节堂卷
明代:王绂
堂前慈竹翠婆娑,堂上慈亲鬓已皤。历尽冰霜当雨露,诸缘应见锦绷多。
王绂
王绂, 明初大画家,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画竹兼收北宋以来各名家之长,具有挥洒自如、纵横飘逸、清翠挺劲的独特风格,人称他的墨竹是“明朝第一”。永乐元年(1403年)开始参与编纂《永乐大典》。永乐十年拜中书舍人,派往北京,从事迁都的筹备工作。永乐十一年、十二年,两次随明成祖朱棣北巡,期间创作著名的《燕京八景图》。他绘画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其山水画兼有王蒙郁苍的风格和倪瓒旷远的意境,对吴门画派的山水画有一定影响。但他不肯轻作山水画,故后人有“舍人风度冠时流,笔底江山不易求”的诗句。 ► 所有诗文
隐几
明代:释函是
休将心事自罗笼,法界谁当较异同。情为烟霞成绝世,道因衰病到无功。
山堂隐几纡尘刹,石磴凌风跨海东。笑煞神通移听睹,人间天上一何穷。
大琛沽酒
宋代:赵蕃
渔家乐
明代:袁永伸
飘泊江天不系舟,断桥红雨涨春流。酒醒斜月沧浪外,笑倚东风看白鸥。
戴春雨
元代:贡性之
长江烟水接蓬莱,百尺风帆破浪开。二月桃花春雨里,候人还向水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