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苗在东皋,苗生满阡陌。”这两句叙事,显得很随意,是说在东皋种苗,长势如何如何。但就在随意的话语中,显出了一种满意的心情,他说这话好像是在欣赏自己的劳动成果。“虽有荷锄倦,浊酒聊自适。”陶诗中有“带月荷锄归”,“浊酒”云云是常见的语句。看来他对“荷锄”并不感到是多大的重负,差不多习惯了。“日暮巾柴车,路暗光已夕。”《归去来兮辞》有“或巾柴车”的句子。这两句写得很自然,“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农家的生活本来就是如此自然。“归人望烟火,稚子候檐隙。”《归去来兮辞》有“稚子候门”的话。等着他的就是那么一个温暖的“归宿”,此时他的倦意会在无形中消释了。这四句写暮归,真是生动如画,画面浮动着一层安恬的、醉人的气氛。这就是陶渊明“田居”的一天,这一天过得如此充实、惬意。
“问君亦何为?百年会有役。”这是设问,自问自答,如同陶诗“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的句式。这与陶诗“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意思相似,表示了对劳动的重视。“但愿桑麻成,蚕月得纺绩。”桑麻兴旺,蚕事顺遂,这是他的生活理想,正如陶诗所写:“耕织称其用,过此奚所须?”下面写道:“素心正如此,开径望三益。”“素心”,也就是上面所说的心愿。后面这一段通过设问,揭示陶渊明劳动的体验、田居的用心,很是符合陶渊明的实际。
今《文选·江淹拟古三十首》收有这首诗,并被当作《归园田居》的第六首。宋代大文豪苏轼就以此为陶诗,还特举“日暮”以下四句赞扬之,且写了《和陶归园田居六首》。而后世诸家以为此诗非陶渊明所作,当是江淹所作的拟陶诗。
忆昔寓京洛,同官西曹院。君年富英妙,词藻动畿甸。
暌别叹旬载,越海欣一见。储歛日已深,煦闰溢颜面。
学士资绪馀,诸生启模宪。古称德润身,君子重豹变。
说泽方自兹,离索复相远。知崇而礼卑,持此信精鍊。
临岐更踟蹰,瞩望增眷恋。涧毛虽云微,可以供一饯。
江淅尚玄悟,学者群宗之。讵知了性命,乃与日月宜。
奇珍匪尝口,绚霞岂能衣。古来齐鲁论,心事未云岐。
达士抱以脩,浊世相乖痴。君看百尺楼,下有栋与基。
玄谈竟无益,顿悟亦何为。隐语互相倡,无乃堕禅机。
君生群哲乡,大途宁更疑。懋矣炳前脩,新知信相期。
不惜远书札,启我衰钝资。
吾家住在雁门深,一片閒云到滇海。心悬明月照青天,青天不语今三载。
欲随明月到苍山,误我一生踏里彩。吐噜吐噜段阿奴,施宗施秀同奴歹。
云片波鳞不见人,押不芦花颜色改。肉屏独坐细思量,西山铁立霜潇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