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引·墙头红杏粉光匀
元代:元好问
元好问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 所有诗文
依韵和晁十七落花二首 其二
宋代:张耒
飞随风雨落随流,更有馀红亦已休。杳杳天涯春物尽,可怜莺蝶不知愁。
宫词(一作王建诗,又作花蕊夫人诗)
唐代:李玉箫
寄伯兄 其一
清代:陶金谐
马磨文休已足悲,兼闻卧病叹仳离。愁多各值花开日,梦远平分月堕时。
瘴地一官怜索莫,骥心千里暂栖迟。临淮壁垒须重振,莫道齐师鼓再衰。
陈雪杭邮寄白云洞读书图题作,诗以复之
清代:许传霈
怕听他乡金缕歌,新词题到怅如何。东风有脚留诗住,飞瀑无心送鲤过。
石洞句多惭务观,水亭图寄话东坡。明朝欲放云归去,长与严江月影磨。
候夜行师七唱 其一
唐代:陈元光
一从长发离京城,侍父寒暄经万程。上吁玄天低吁地,朝瞻红日夜瞻星。
诸君喜抵王师所,四顾伤为荆莽坰。群落妻拿凄泣声,俄然戎丑万交横。
司空淑人频劝谕,英雄死义无求生。马皮远裹伏波骨,铜柱高标交趾惊。
振旅龙江修战具,移文凤阙请增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