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怀古 其二

明代王恭

祓禊亭中自渐低,昔人行处草萋萋。多情最是山阴鸟,啼向春风满会稽。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减兰十梅(风)

宋代李子正

东风吹暖。轻动枝头娇艳头。成片惊飞。不是城南画角吹。
香英飘处。定向寿阳妆阁去。莫损柔柯。今日清香远更多。

哭从兄弟铁峰八首 其六

明代苏葵

偶逢家庆备监司,斗粟分酬恨已迟。只道此生同有日,不知而数是终时。

食难下咽凭鸠杖,泪不收痕点廌衣。何处凄凉堪不得,薛家楼外断鸿飞。

客中九日

清代张祖继

九月九日风雨寒,病躯顿觉征衣单。两鬓应教好花笑,十年都在他乡看。

落英苦口餐不饱,来雁退飞书寄难。曰归曰归又中止,一声长啸天地宽。

三徒五苦辞 其一

隋代佚名

三才及万物,倚伏各有龄。终始待劫数,福尽天地倾。

往反于五道,苦哉更死生。辗转三徒中,去来与祸并。

仲夏宿九思坞茅舍别西天目山

近代吴寿彭

西峰人目认峥嵘,一雨宵来万树萌。画裹云林如昨梦,当前水石记乎生。

几曾乡望开朝雾,应许诗思托晚晴。杖履轻胜千岭嶂,人间踪迹忒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