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日家宴戏示弟侄等兼呈张侍御二十八丈殷判官二十三兄
唐代: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所有诗文
送宋荔裳按察蜀中
清代:王天眷
法星遥指锦江隈,路入蚕丛鸟道回。万里桥边春驻马,百花潭上夜衔杯。
干戈未久才生聚,井里虽存尚草莱。自是随车多化雨,三巴父老望嘘培。
春闺怨
清代:王芬
宿雨开晴晓,轻寒懒酿花。无如旧时燕,犹恋故人家。
再和
宋代:张孝祥
吾行聊复尔,处处贾胡留。天入星沙晚,风连梦泽秋。
未容诗作祟,政要酒浇愁。明月无人伴,携君鹦鹉洲。
哭袁季九师 其二
清代:黄节
节也少孤露,得师良独艰。弱冠事简岸,闻道饥忘还。
论文惟先生,深宁于文山。生平北面拜,至今非人间。
偶书为山亭五首 其一
宋代:叶梦得
为山亭下小巑岏,只欠萧萧竹数竿。但遣飞流时漱玉,且将归思为翁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