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水调歌头·赋魏方泉望湖楼

宋代吴文英

屋下半流水,屋上几青山。当心千顷明镜,入座玉光寒。云起南峰未雨,云敛北峰初霁,健笔写青天。俯瞰古城堞,不碍小阑干。
绣鞍马,软红路,乍回班。层梯影转亭午,信手展缃编。残照游船收尽,新月画帘才卷,人在翠壶间。天际笛声起,尘世夜漫漫。
登高 写景 抒情
赏析

  “屋下”两句,点明“望湖楼”是座傍山依水的建筑物。楼宇挑出水面,所以“屋下半”有“流水”淙淙;隔着楼顶望去,可以看到青山蜿蜓。“当心”两句,“当心”应作“赏心”。此言是楼面湖而筑,门窗开处,千顷平静似镜的湖水皆入眼中,水光掩映之下,使楼内满室生寒,真是“水光潋滟晴方好”,使人见后赏心悦目。“云起”三句,写远眺。此言如果湖对面的南高峰上罩上了黑云,那末这儿一时半刻还不致会有雨;又如果是楼后面的北高峰上云雾收敛的话,那末这里也就会马上会转晴了。据此,望湖楼应在北高峰前的西湖北面。又看那云来云去,以天作纸,以云作画,像是有一个大手笔在用一支“健笔”着意地挥洒。“俯瞰”两句,形容楼之高。此言从望湖楼上可以低首远望远处古老的城墙,那窗外的栏干,挡不住词人的视线。

  “绣鞍马”五句,写游湖之人中午都来楼中休息。此言那些骑在铺着绣鞍的俊马上的游客们,从绿水青山中尽兴返回,到“望湖楼”时刚好日至正午。在等候午餐之间,有人信手翻阅起随身所带的书本。“缃编”,即缃帙,系浅黄色的书套,这里借代为书本。欧阳修《进唐书表》有:“久披缃帙,粗定铅黄”可证之。“残照”三句,写黄昏景。言游客们在楼中酒醉饭饱之后,不知不觉中已临近黄昏。他们还可以从楼上观赏到落日余晖。那时候湖面上已经没有了游船。当蛾眉月升起之时,它似乎是挂在楼门帘边的银钩一般,更显得湖山如画般清新可爱。从“新月”句中可知,“望湖楼” 确在北高峰前的西湖边上,因此游客可从楼中如平湖秋月那样的欣赏月色了。再是“新月”,也点明时在月初。词人从翠绿色的壶形窗中望了出去,岸边游人似乎是行走在镶嵌的画框里一样。“天际”两句。言当远处隐隐约约地响起牧童晚归时的牧笛声时,很快这花花世界又将融入进漫漫长夜之中。

吴文英

吴文英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送田少府贬苍梧

唐代高适

沈吟对迁客,惆怅西南天。昔为一官未得意,今向万里令人怜。

念兹斗酒成暌间,停舟叹君日将晏。远树应怜北地春,行人却羡南归雁。

丈夫穷达未可知,看君不合长数奇。江山到处堪乘兴,杨柳青青那足悲。

山家暮春二首 其一

宋代陆游

绕屋清阴合,缘堤绿草纤。起蚕初放食,新麦已磨镰。

苦笋先调酱,青梅小蘸盐。佳时幸无事,酒尽更须添。

同曹秋岳先生游韬光庵和高忠宪公韵

清代孙宗彝

山水灼真意,高深致有余。栋宇蟠天根,恍蹑洪濛初。

流泉渟方池,清风洒前除。遂使冰雪心,迥与尘世疏。

小住倦登陟,初地供轩渠。檐楹瞰江海,一气镂清虚。

洞庭但浩瀁,岂是仙人居。岚色幻今古,蟪蛄鸣春秋。

纷埃事徒满,所尚高王侯。岳岳怀古人,正气谁与俦。

劲节在天壤,不毁同山丘。何来逸情叟,舒卷千载忧。

杖履复舟楫,逍遥继寻幽。好诗藏名山,披读起龙湫。

梧冈有凤凰,别浦浮野鸥。名德砺公等,终焉吾所求。

风云薄岩壑,悚焉不可留。

小至雪次韵 其一

明代黄廷用

参天古柏几重围,苍翠阶前相映辉。阳复侵凌梅蕊绽,山空点缀雪花飞。

纵长晷刻人仍老,不闭关城客亦稀。顾我年来双鬓改,逢人岁晚寸心违。

德麟以书相招云已与潘仲宝在中卢可自酂来同游灵溪石门双池等胜处某作六诗率张会川作 其六

宋代李廌

异时倥偬此时閒,甘在尘中可厚颜。天为好山生胜士,莫因便懒负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