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题禅院

唐代杜牧

觥船一棹百分空,十岁青春不负公。
今日鬓丝禅榻畔,茶烟轻飏落花风。
饮酒 惋惜 时间 感慨 寂寞
赏析

  前两句写诗人年轻时落拓不羁、以酒为伴的潇洒生涯。诗人暗用毕卓的典故,说自己十多年来,常常乘着扁舟载着美酒,自由自在地泛舟漂流,在酒的世界里如同毕卓那样,忘忧忘返,觉得万事皆空。用十年的青春岁月来与酒相伴,真算得上不辜负酒神。这里的“觥”、“公”同音双关,由“觥”到“公”的转换见出诗人对酒的赞颂,酒以其忘忧解忧而成了诗人的友人、恩人。由此也暗寓着诗人在多年来郁郁不得志、借酒浇愁的真实生活状态。

  后两句表现出一种洞悉世情的洒脱。诗人如今已经两鬓斑白了,斜卧在禅床边,品着僧人献上的清茶,见煮茶的袅袅轻烟盘旋在微风中,此刻的闲情与安逸惬意飘然。可能是诗人借清茶一杯以消酒渴,也可能是晚年因体衰而不能多饮聊且以茶代酒,或是因茶而思酒,但这两句所透露出来的清幽境界和旷达情思,韵味深长。诗人杜牧平生留心当世之务,论政谈兵,卓有见地,然而却投闲置散,始终未能得位以施展抱负,以致大好年华只能在漫游酣饮中白白流逝,落得“今日鬃丝禅榻畔,茶烟轻扬落花风”的结果。此处“茶烟”与前面的“觥船”相应,“落花”与“青春”相应,说明一生自许甚高的诗人已经步入衰老之境,不仅施展抱负无从说起,就连酣饮漫游也不复可能,只有靠参禅品茗来消磨剩余的岁月。

  全诗通过酒与茶两种境界的对比描写,深蕴着对人生的独特体悟。年轻时的风流放浪以及壮志难酬,全在“觥船”、“青春”等语句中体现出来;而今清静禅院中的“禅榻”、“茶烟”所引发的万般感慨,如同萦绕于落花风中的茶烟一样散去无踪。这首诗中包含着对年华老去时的感念与豁达、对过去青春岁月的追怀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全诗洒落而不见其辛酸。

杜牧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偶掇野蔬寄袭美有作

唐代陆龟蒙

野园烟里自幽寻,嫩甲香蕤引渐深。行歇每依鸦舅影,
挑频时见鼠姑心。凌风蔼彩初携笼,带露虚疏或贮襟。
欲助春盘还爱否,不妨萧洒似家林。

第四十五问法身宝颂

宋代释义青

松生岩畔鹤停稳,凤出丹山鸾并群。

面壁尚亏庵外事,净名何苦太言论。

春宵诗

南北朝萧子晖

夜夜妾偏栖,百花含露低。虫声绕春岸,月色思空闺。

传语长安驿,辛苦寄辽西。

鲫潭霁月

清代僧喝能

野迥天空水淼漫,银蟾泻影出云端。聚星亭落群峰碧,钓月船回一棹寒。

籁寂波光拖玉练,更阑斗转荡珠盘。清池曾照禅心现,争似东湖说大观。

题陈氏潇湘八景图 其二 烟寺晚钟

元代陈旅

西崦生夕霏,归僧度林巘。但觉山路长,不觉钟声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