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杂诗十一首 其四
宋代:苏轼
相如偶一官,嗤鄙蜀父老。不记犊鼻时,涤器混佣保。
著书曾几何,渴肺灰土燥。琴台有遗魄,笑我归不早。
作书遗故人,皎皎我怀抱。馀生幸无愧,可与君平道。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所有诗文
嬴惠庵十景诗为邓元宇将军赋 其二 湖光涵月
明代:王弘诲
烟波荡漾莫愁湖,人去台荒月影孤。悔比嫦娥应记取,封侯较羿不如夫。
谢惠皮墩
明代:王绂
拜惠仙墩三尺圆,漆成文采瘦藤穿。最宜箕踞长松下,又好跏趺绣佛前。
四体但能安即了,寸心尤觉静相便。题诗欲拟琼瑶报,坐对青灯夜不眠。
李总干遗诗十四句师于一句之下加颂七句 其四
宋代:释印肃
塑个泥佛儿,肚里藏深机。聚沙为佛塔,犹尚获菩提。
父见诸子劣,且教令读书。一日成名后,天下总皆知。
对月和谷城县尹杨文载壁间韵
元代:宋褧
凉月娟娟照满怀,流光如水共徘徊。持杯对影非吾事,但许帘栊彻夜开。
登遵化城楼
清代:赵国华
虚楼足清暇,夕日忽已曛。断雁入黄叶,远山齐白云。
边城不可见,登眺空殷勤。鼙鼓中原满,秋笳谁忍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