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仪怨

宋代晁补之

金陵宫殿春霏微,江南花发鹧鸪飞。
风流国主家千口,十五吹箫粉黛稀。
满堂侍酒皆词客,拭汗争看平叔白。
后庭一曲时事新,挥泪临江悲去国。
令公献籍朝未央,敕书筑第优降王。
魏俘曾不输织室,供奉一官奔武强。
秦淮潮水锺山树,塞北江南易怀土。
双燕清秋梦柏梁,吹落天涯犹并羽。
相随未是断肠悲,黄河应有却还时。
宁知翻手明朝事,咫尺人生不可期。
苍黄三鼓滹沱岸,良人白马今谁见。
国亡家破一身存,薄命如云信流转。
芳仪加我名字新,教歌遣舞不由人。
采珠拾翠衣裳好,深红退尽惊胡尘。
阴山射虎边风急,嘈杂琵琶酒阑泣。
无言遍数天河星,只有南箕近乡邑。
当时千指渡江来,同苦不知身独哀。
中原骨肉又零落,寄诗黄鹄何当回。
生男自有四方志,女子那知出门事。
君不见李君椎髻泣穷年,丈夫飘泊犹堪怜。
晁补之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李文正吴文定诸学士于海月庵赏十月菊五七言律俱以前用骑字押和颇成险窘余戏悉为步之

明代王世贞

贪看晚节傲霜飔,淡色幽香冷不辞。入坐叵罗争自引,归来款段未须骑。

推敲月下犹孤语,竞病风流彼一时。若使东篱主人在,攒眉那肯和新诗。

种药

宋代强至

百药吾谁辨,农皇旧有经。
倾金购善种,按谱验真形。
易地防根瘦,他时欲剂灵。
天时纵不雨,灌溉赖园丁。

频年曲,答萧荐阶

清代林占梅

频年不见萧子云,今朝得挹芝兰芬。握谈入座未数语,意味如饮香醪醇。

西窗剪烛认反覆,讶非昔时旧面目。问君缘何太瘦生,道是频年困场屋。

有命休同平子愁,失时宁作刘蕡哭。羡子藉藉名,羡子便便腹。

似此英才久不售,我欲更向成都为君一问卜。如谓文无灵,韩潮、苏海岂非两文星。

千年万载常如在,文章竟是驰风霆。庐陵先生留青盼,能以文章别真赝。

暗里朱衣不点头,高名依旧罗昭谏。毕竟老辈能怜才,不因弃甲笑于思。

客榻预因徐孺下,幕寮独为郗超开。由来爱士同爱将,黄金怎比读书台。

春风桃李开芳宴,棨戟遥临森锁浣。花香驿路酒频斟,醉来两眼直岩电。

虽说为人作嫁衣,所取无讹尽黄绢。一枝玉尺代量才,权衡已操八闽遍。

聊此扬雄作解嘲,得士千人多邦彦。不到九转功,那识金丹鍊。

不步云梯难,怎达凌霄殿。岂无登科年少人,自谓一第能荣身。

我知天欲为君留后福,故使蹭蹬相折服。历尽错节与盘根,大器晚成防其速。

愿君勿牢骚,愿君勿退缩。从此加精进,中原旋得鹿。

吁嗟乎,梁灏、唐皋下第时,落魄归来还苦读。旋闻杏苑传胪声,千古美谈镌帛竹。

况君正值强壮年,气宇飘飘渺列仙。采我刍荛休自馁,管教稳步瀛州最上巅。

陈少蘅 其二

清代曹家达

贫交羞赠行,一掬衣衫尘。将归劝拂拭,厚意犹相亲。

拂拭岂无厌,当我怀故人。寒云蔽秋树,欲涉河无津。

青山江上屏,肠中千辐轮。

和萧汉高归省水东

明代刘崧

雪意满乡山,宁亲复此还。腊前见梅蕊,江上候柴关。

入馔鲜鱼白,升堂舞袖斑。别君增永感,飘泊愧愁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