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杂诗十二首 其七
明代:陈琏
纵目咸阳原,陵墓高嶙峋。佳气久萧索,秋雨暗荆榛。
重泉閟玉匣,芳草埋石麟。神灵竟何在,倏经千百春。
偶思薛平事,茫昧奚足云。张侯有高识,允矣社稷臣。
陈琏
(1370—1454)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 所有诗文
南雁山
宋代:陈经邦
老从神武挂尘冠,要与傍人分碧山。障落风前排集雁,影翻日下舞双鸾。
云间隔断尘寰杳,月牖光通宇宙宽。安得此身生羽翼,朗吟飞过万峰间。
秦淮客舍除夕呈大兄
元代:徐贲
兄弟喜连床,灯前话故乡。年随窗雪尽,夜入酒杯长。
暂得欢情合,都将客况忘。何如共归去,烂醉北城傍。
荷溪晚步偕诸同人
清代:戴亨
缓步循溪岸,探荷涤暑氛。风轻鸥梦觉,水净月痕分。
佛火明僧梵,箫声隔浦云。冠童人五六,归咏自成群。
山水画
明代:刘珝
层峦叠嶂高嶙峋,青溪碧涧波粼粼。堂亭寺观不知数,市廛隔断无纤尘。
迢迢有客泛孤舫,一苇凌空放双桨。俨如仙子御风行,烟雾中间互相访。
依稀疑是终南山,坐者揖者咸衣冠。采药每将巾舄湿,共谈那解天壤宽。
是谁好事留斯迹,安得其间一栖息。瞻彼春空一片云,为霖有意人难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