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胡行 其四
明代:李攀龙
好恶何常显者易为名,好恶何常显者易为名。一犬吠形,百犬吠声。
如草偃风,夜虫附明。西子虽姣,不属于盲。歌以言之,显者易为名。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所有诗文
乙酉人日步斗全兄韵
当代:熊盛元
东君何事步迟迟,故酿春寒傲盛时。谁舞祖生中夜剑,自耽杜老暮年诗。
柑填败絮鲜长葆,锦饰狂涛责岂辞?又是鸡鸣风雨集,撑天柱折恐难支。
途中作
唐代:李咸用
和州得旨移粟宣城舟中和何希渊韵
宋代:王之道
小重山 为钱镜塘画小方壶图,次姜白石韵
清代:吴湖帆
瑶岛蓬莱玉碎时。身轻浮碧海,浪漪漪。女娲当日可曾知。
长袖卷云归。梦醒是耶非。方壶虽小小,却依依。绿阴环翠有莺啼。
神仙窟,应护满花枝。
用原韵酬姜仁夫兼柬董道卿四首 其一
明代:湛若水
我本增城子,家实在天山。持此观化意,遨游乎人间。
游居以一视,忙处有真閒。土木长兀兀,佩玉自珊珊。
涓流赴大海,星火势必然。寄语远游子,游心夙当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