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陈兴州见寄
宋代:冯山
音信易传临一水,道途相去隔三州。何时樽酒同为会,无补篇章约共休。
乡思豁从归后少,贪心宜向静中收。此情惟有君知我,不羡人间万户侯。
冯山
宋普州安岳人,字允南。初名献能。时称鸿硕先生。嘉祐二年进士。熙宁末,为秘书丞、通判梓州。邓绾荐为台官,不就,退居二十年。后范祖禹荐于朝,官终祠部郎中。有《春秋通解》、《冯安岳集》。 ► 所有诗文
送郑录事赴太原
唐代:张南史
上方寺
清代:弘历
路便思清憩,禅房倚石幽。松端寒籁泛,涧底嫩泉流。
云幻晴兮晦,山常春复秋。回瞻定光塔,真拟碧霄游。
官桥柳色
明代:朱栴
祥符寺溪堂
宋代:释净端
开窗满日见溪山,霅水东流下岭湾。夜月深明渔舫寂,白云无事到禅关。
游玄墓圣恩寺丁巳
清代:陈曾寿
青山为屏为辅佐,参天柏涌金刚座。从来寺好在山门,夷叔片言真道破。
和尚坐具阔几许,一藏经数惊谁作。太湖接几光动天,帆影茶枪浮一个。
明眼未逢香雪奇,目极长空忧始大。纱笼旧题翁陆洪,小人九四壁还涴。
佼者滔天庸者全,未死论定安足唾。僧导佛堂看履迹,彼何人斯严自课。
众惊入石趺印深,岂知念念薄冰过。吾人来游暂一饭,流转千生蚁旋磨。
出门还参柏子禅,身倦津梁斜欲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