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员外致仕

明代杨士奇

荆玉韫在石,光润被林丘。明珠潜九渊,清耀亦上浮。

君子未显达,芳誉难可廋。挺特松柏心,耻与桃李侔。

一朝被采择,共睹升琳璆。岂不贵且重,廊庙未及收。

邓林有奇才,匠石当知求。丈夫高世节,焉能衒自售。

冉冉年岁驰,决意无淹留。九河潦水净,行云淡油油。

零露浥丹桂,天香满道周。飘然拂衣去,清风含九秋。

杨士奇

杨士奇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生日效长庆体是岁予窃禄留曹三载矣

明代严嵩

年过半百仍加六,贪恋清时未拂衣。朱绂拖身官秩贵,青云屈指故交稀。

游鱼在藻恩诚渥,病鹤乘轩分却非。待得铨曹书满日,只应便扫故园扉。

移居梅园答庞静庵来韵 其一

明代成鹫

入林多恐负初心,一别名园遂至今。地迥江山由我借,天空云月不相侵。

梅花老去偏宜雪,菊蕊秋来渐有金。何幸鹿门能爱客,肯分乔木托幽禽。

重过玲珑山同皇四子追和倪太仆敬堂韵

清代陈兆仑

君不见木兰北去路转东,有山不夜如烛龙。倘逢西僧问,定是灵鹫峰,任尔横看侧看光明同。

缅昔娲皇巧,大圜罗其胸。补虚炼石有模范,特留此式标元功。

又怪神禹迹,不受造物笼。巨灵高掌竟未到,异穴宛转栖寒风。

盈盈玉女下窥视,丑丑出鬼难为容。匆匆还云夜假宿,皑皑阴雪夏不融。

素娥纤纤凝黛浅,扶桑拂拂悬规重。白毫团团顶自现,新磨濯濯奁无封。

笙簧暗奏窈窈洞,睥睨瑰立崇崇墉。条条刁刁噫气噫,闪闪烁烁中星中。

毛举众形似,略尽光曈昽。请言其外郛,妙与幻化通。

初从十里之外望突兀,炯若绛绡委蜕落照红。旋自远而近,岩若石梁南畔之偃松,霜零雹打青茸茸。

委蛇黝纠兮,生若象鼻舒钩探束藁。荒凉寂历兮,僵若驼峰埋棘惊仙翁。

侵寻当面正明目,詄若天关外敞中有宫。六甲飞符疑可致,五丁神力真毋庸。

卑莫若鸟道,陋莫若蚕丛。方当王驱此选胜,高张三面凌星虹。

因虚共一霍若兽决网,可知人事变化侔天工。

前时过此一题句,强为吴语夸吴侬。忆君长篇忽有会,濡毫雪幕犹帘栊。

时维九月月既望,波罗叶赤逾东枫。僧机图是其本号,神尧肇锡曰玲珑。

喜从马上得险趣,回头笑煞扶衰筇。

茶灶歌

元代陈泰

长安食肉多虎头,大鼎六尺誇函牛。挝钟考鼓燕未足,鼎折还惊覆公餗。

山中儒生守蠹鱼,一朝射策升天衢。居官廪禄不及口,釜甑长年满尘垢。

一贫一富俱可伤,一饥一饱俱亡羊。今我闭门学祀灶,祀灶何用神仙方。

敬为告曰:灶兮灶兮但使我生不富不贫,适饱适饥朝从尔餐夕从尔糜。

时时得佳茗,与尔同襟期。君不见青原山紫芝客,独立清风洒兰雪。

兰雪堂中一事无,茶灶笔床相媚悦。方其煮茶时,自抚一曲琴。

琴声落茶鼎,宛若鸾凤鸣。客来固自佳,客去情亦适。

坐看茶烟静,松鹤飞相及。烹茶得趣惟此君,傲睨钟鼎如浮云。

名章俊语出肝肺,白雪璀璨兰芳芬。兰芳芬,云菡萏,泻入磁瓯碧香满。

更从庞老吸西江,却笑玉川论七椀。

管顺甫以湘竹为青奴儿贶为名湘夫人赋以谢之

宋代李曾伯

妾家淇园北封君,劂祖慈事宗苍筼。
子孙异代贞节闻,枝分一派从南巡。
千古流落湘江滨,几番雨露敷新荣。
斑斑不改啼红痕,膏煎漆伐悔自矜。
卒以取祸罹斧斤,工巧斲削资它人。
管城夫子出意新,作涌取义何其云。
致之千里充吾庭,命以汤沐虞嫔名。
彷佛太伯之文身,虚中直外圆且明。
不丝不谷不受尘,一笑不用捐千金。
曲眉丰颊从杂陈,虽有多喙无一嗔。
晨夕荐我眠风棂,曲肱时复呼真真。
骨虽非玉肌似冰,蝶梦不到巫山云。
白家蛮素卿自卿,老我祝洋毋忘盟。
以例吾体全吾神,招魂共读离骚经。
推枕同作华胥民,只虞一夜秋气清。
犹筐中扇墙角檠,盍为青奴亦作白头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