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坐有感四首 其一
元代:刘鹗
稍稍月当户,萧萧风满林。夜寒香梦远,霜重漏声沈。
孝子终身泪,忠臣到死心。承平春似海,岂料有如今?
刘鹗
刘鹗()(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 所有诗文
十月二十三中宵起赋杂诗十二章 其一
当代:卢青山
中宵起鸣琴,阮公何独苦。当树隐千乌,哑哑缠庭户。
赖此冷月光,淡静相对俯。纠构固莫逃,葆真能长护。
送应硕甫
明代:沈守正
昔我别子子未起,子今别我情何巳。车尘遥遥不可留,须臾又隔芦沟水。
黄河南下如雷泻,计时巳食真州鲊。与子同是别离人,今日翻为送行者。
命女 其五
清代:李长霞
小心翼翼,在圣犹称。梦梦季女,实惧难能。何事可怠,何言可轻。
何微可忽,何细可胜。人多善始,无替在恒。如履虎尾,如履春冰。
移居东城
元代:范梈
移居古城裔,桑竹似村墟。已谓丹霞近,无嫌白日疏。
天晴时见鹤,池浅尚通鱼。赖有知心者,过门亦下车。
董家园对雨
宋代:韩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