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暮山家
明代:王恭
花落闲园杜宇飞,半溪流水映柴扉。茅檐寂寂云来暝,苔径苍苍客到稀。
洞口青猿啼近榻,林间驯鹿息尘机。长安年少多缨冕,不似山中薜荔衣。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所有诗文
谩成三首
宋代:阮阅
登代州白人岩因饮孙园二首 其一
清代:李因笃
万仞悬孤嶂,双厓划一门。好人多在野,春水自依村。
雨走空天角,松藏老石根。危梯攀古洞,仿佛说桃源。
同世承世英世隆三伯仲蔡定国刘达道登滕王阁
宋代:释德洪
承英连璧光照坐,更著阿隆如鼎安。老兵先驰启关钥,西山奔走登栏干。
刘郎端默自凝远,蔡侯奋髯牙齿寒。但馀衰老百无用,搜句倚栏方细看。
题画册十七首 其十六
清代:戴亨
流水绕重山,茅茨隔烟雾。借问捕鱼翁,莫是桃源路。
赠刘思恭举秀才入京
明代:郑真
生逢盛代庆云龙,金帛招延礼意浓。客路秋随牛渚棹,朝班晓听凤城钟。
淮南鸿宝巾箱秘,太乙青藜内阁重。黼黻文章知有待,恩除拜舞紫泥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