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公见和又答四首 其二

元代刘鹗

归来乎,古来圣人作春秋,始尊王室严诸侯。一辞初不待商偃,岿然古道灵光殿。

纲维名教世所难,初非凿空凌漶漫。二百四十馀年间,乱臣贼子俱汗颜。

归来乎,后世多不然,吾道秋叶枯。纸扇一破难再糊,种瓜冬实欺群儒,魏王反诮齐无珠。

纷纷似此不忍道,冠屦衣裳尽颠倒。苏秦六国相金印,园绮商岭饭芝草。

归来乎,不可留。山中木绵正堪裘,乘槎鼓枻湘江流,直欲下至沧海头。

白衣苍狗纷百变,蛇神牛鬼宁堪俦?归来乎,将安归师之所存,古今得丧奚须论。

有口不饮贪泉水,有眼但看南山云。尘埃风雨夘复酉,千载虚名一杯酒。

刘鹗

刘鹗

刘鹗()(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松溪为东莞袁二处士赋

明代韩殷

温塘溪上多青山,隐君种松溪云间。蛰龙老去不复化,铮铮鳞甲号秋寒。

下有茯苓二千石,上有菟丝三百尺。夜深玄鹤忽飞来,摇弄春光荡空碧。

花兮可采泉可烹,隐君托迹相忘形。客来醉我徂徕酿,还俯沧浪歌濯缨。

次韵和崔象之寺丞西亭雨下

宋代韩琦

初暑轩窗覆翠阴,更宜飞雨濯尘襟。喜花添色自人意,为岁期丰独帝心。

馀润日随和气浃,好声时逐远风沉。郊原遍采农家议,一寸真如一寸金。

拟古八首

宋代陈普

秋声金气流,天空露瀼瀼。
素波合流月,淫淫满庭霜。
遥夜一美人,寒闺自徘徊。
暗法规订凌波,轻飚感鸣珰。
天性赋贞清,动止中矩方。
世无夔夔子,窈窕空英皇。
抱璞如临渊,日入不下堂。
时操弄玉箫,空中来凤凰。
岁月如流星,发变面欲黄。
服玉固雪肤,绝意百两将。

与徐昭法

清代黄宗羲

人传徐昭法,可闻不可见。我今上灵岩,钟鼓集法眷。

相看尽陈人,不参以时彦。徐子最后来,布袍巾幅绢。

储公览拙文,珍重压端砚。徐子翻读之,喟然而称善。

谓是震川后,叙事无人荐。虞山加粉泽,可谓不善变。

落此一瓣香,百年如觌面。出其论文书,并与他著撰。

体裁既整齐,字句亦工练。夜坐天山堂,诸家评略遍。

人言子寡言,子言如竹笕。乃知世知子,犹为子之羡。

有议析爨者,感作

清代郑用锡

棣萼同根生,风雨连床契;纵或死生殊,依然伯与季。

余独嗟雁行,生初厥有四;乃今孑然存,时陨鸰原泪。

犹子相晨夕,差幸左右侍。道北与道南,原无隔膜异。

不图阶厉者,一朝出中馈;愿勿听妇言,彼此生嫉忌。

田家紫荆花,荣枯谁所致?卜式让田宅,终得千羊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