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岭曲贵州 其四
明代:杨慎
老鸦关,仰树间。灵卜西去何当还。
杨慎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 所有诗文
嵩山十二首·天池
宋代:欧阳修
题郊居
清代:宗元鼎
茶灶声清响竹廊,小亭新构面横塘。渔夫晚唱烟生浦,桑妇迟归月满筐。
一岭山花烧杜宇,满池春雨浴鸳鸯。篱边犬吠何人过,不是诗僧是酒狂。
渡江舟次寄送桢伯致仕还里中 其二
明代:姚光虞
有客抽簪去不还,清秋归卧大崙山。白云直欲寻真隐,青琐无心恋旧班。
岁月催人双鬓短,乾坤任我一身閒。何时杖策朱明洞,四百峰峦尔共攀。
般若台为无怀上人作
明代:袁宏道
般若禅人晓禅味,辟如屋底看山翠。又如人持京师书,虽不是香有香气。
荒台老骨一片青,风吹日炙石文腥。携将三百溪藤纸,摩取四十二章经。
钟海月相邀和韵
明代:区越
共谁看水过江潭,剩有秋光入雅谈。又放一瓢来水北,得从诸老过溪南。
醉听弄竹风潇飒,坐对归巢鹤两三。不是习池多野兴,山公那得屡停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