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蒲赴湖至板桥逢杜谋伯
宋代:晁补之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所有诗文
疏山长老善清日诵楞严维摩二经赋小诗二首示之 其一
宋代:孙觌
尘涨迷三鹿,桑枯厌八蚕。徵心浑不见,问疾有谁堪。
坐待成风斲,应须立雪参。钦闻第一义,细说后三三。
出德清县
宋代:张镃
天公有意作诗颠,入得苕溪未见莲。先放水荭围半里,更将芦叶界平川。
明金扇日停苍渚,碧玉环山吐白烟。非是老夫来领略,此中那有地行仙。
从大小鸬鹚诸滩上郴州题莲子精舍
明代:屈大均
山水频开阖,仙源不可寻。水帘飞四壁,花雨散双林。
猿鸟声相乱,蛟龙气自深。扁舟今已矣,渔父最知音。
点绛唇·春晓轻雷
宋代:张元干
和吴允兆秋草诗十二首 其二
明代:邓云霄
谁家捣练下鸣机,叹息萦砧又挂衣。山下蘼芜伤北望,朔方边马想南归。
青青浥露临关尽,白白侵沙出塞微。闻道五原烽火急,战场几处傍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