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山寺思归
唐代:李端
李端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 所有诗文
三月初五日先秘阁忌
宋代:马廷鸾
画舫泛春偶联一绝
宋代:韦骧
近郭风光日日新,城头溪上互寻春。欲知昨日篮舆客,便是今朝画舫人。
探梅天气极思山中之时也
宋代:韩淲
霜馀晴后探梅天,村岸山蹊接野田。时见樵夫能指点,旋寻僧子或留连。
所携酒榼无多尔,其就诗篇亦偶然。一两枝横三四蕊,最风情处带轻烟。
曾元陟铿然亭宴集同陈用休韩伯举舍弟仲蔚分韵赋 其四
明代:张萱
龙眼抽条竹长芽,德星初聚舞雩家。斗山任是饶清笔,犹向张颠问墨花。
送陈元晋分教歙县
明代:黄淳耀
泽国春生水接连,莺花相送上泷船。青山障日如过峡,黄海铺云欲亘天。
地杂骍刚从教速,官饶纸墨著书便。纲常腐烂嗟今日,经义还应仿昔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