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鸿雁

先秦佚名

鸿雁于飞,肃肃其羽。之子于征,劬劳于野。爰及矜人,哀此鳏寡。
鸿雁于飞,集于中泽。之子于垣,百堵皆作。虽则劬劳,其究安宅?
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此哲人,谓我劬劳。维彼愚人,谓我宣骄。

诗经 写鸟 抒情
赏析

  这是一首“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诗作,具有国风民歌的特点。全诗三章,每章均以“鸿雁”起兴,并借以自喻。首章写流民被迫到野外去服劳役,连鳏寡之人也不能幸免,反映了受害者的广泛,揭露了统治者的残酷无情。振翅高飞的大雁勾起了流民颠沛流离无处安身的感叹,感叹中包含着对繁重徭役的深深哀怨。次章承接上章,具体描写流民服劳役筑墙的情景。鸿雁聚集泽中,象征着流民在工地上集体劳作,协同筑起很多堵高墙,然而自己却无安身之地。“虽则劬劳,其究安宅”的发问,道出了流民心中的不平和愤慨。末章写流民悲哀作歌,诉说悲惨的命运,反而遭到那些贵族富人的嘲弄和讥笑。大雁一声声的哀叫引起了流民凄苦的共鸣,他们就情不自禁地唱出了这首歌,表达了心中的怨愤。

  这首诗感情深沉,语言质朴,韵调谐畅,虽是一首抒情诗,但又兼有叙事、议论的成份。然而此诗最大的特点是比兴手法的运用,每章开头都以鸿雁起兴,不仅可以引起丰富的联想,而且兼有比义。鸿雁是一种候鸟,秋来南去,春来北迁,这与流民被迫在野外服劳役,四方奔走,居无定处的境况十分相似。鸿雁长途旅行中的鸣叫,声音凄厉,听起来十分悲苦,使人触景生情,平添愁绪。所以以之起兴,是再贴切不过的了。全诗三章根据所述内容的不同,或是兴而比,或是比而兴。一章以鸿雁振羽高飞兴流民远行的劬劳,二章以鸿雁集于泽中,兴流民聚集一处筑墙。这两章都是兴中有比,具有象征意味。第三章以鸿雁哀鸣自比而作此歌,是比中含兴。比兴意蕴的交融渗透,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艺术表现力。由于此诗贴切的喻意,以后“哀鸿”“鸿雁”即成了苦难流民的代名词。

  另外,此诗每章所写的具体内容虽各不相同,但却有内在的逻辑联系。首章写出行野外,次章写工地筑墙,末章表述哀怨,内容逐层展开,主题得到了升华。再加上“鸿雁”“劬劳”等词在诗中反覆出现,形成了重章叠唱的特点,有一唱三叹的韵味。

猜您喜欢

槜李亭

宋代郑獬

閒抱琴书槜李游,仙坛古屋一筇留。驿桥通市人沽酒,湖水依城客放舟。

葵扇桃笙聊却暑,蘋花枫叶已知秋。坡翁仙去诗声在,寂寞林塘卧白鸥。

张信夫梦庵

金朝段成己

忆昔邯郸道上行,半生回首梦初惊。而今始觉非真实,过眼浮云万事轻。

残春曲

元代宋褧

三月初尽四月始,天气无常每如此。云垂乍占雨脚近,日丽倏惊风势起。

宫槐蓊郁花如洗,南园愔愔净如水。公子王孙醉不归,酒醒一昔芳心死。

繁华去矣馀尘埃,愁来不饮空持杯。歌筵蝶粉频稀少,宾馆柳絮犹徘徊。

少年但知恣欢赏,不道天时有来往。青轩无计驻芳菲,赤帝多情催长养。

赠李调甫程乡

明代陈子升

花满移新县,源高发远流。风开山起伏,泉濯土刚柔。

境内驯胎鹤,庭前过目牛。招来近者悦,出仕学而优。

练武兵抟兕,斑文杖祝鸠。岁寒重相结,一掖点狐裘。

代躬答谢陈邑宰

明代陶益

侧身湖海犯风波,皮骨空存可奈何。推德一生全未有,引年三族愧犹多。

虞乡久病虚书籍,梅福幽栖恋薜萝。岸帻野袍难见令,为言吾已听弦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