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南浦别

唐代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送别 写景 惜别
赏析

  诗的前两句,不仅点出送别的地点和时间,而且以景衬情,渲染出浓厚的离情别绪。“南浦”,是送别之处的代名词,于是一见“南浦”,令人顿生离忧。而送别的时间,又正当“西风袅袅”的秋天。秋风萧瑟,木叶飘零,此情此景,不能不令人倍增离愁。

  这里“凄凄”、“袅袅”两个叠字,用得传神。前者形容内心的凄凉、愁苦;后者形容秋景的萧瑟、黯淡。正由于送别时内心“凄凄”,故格外感觉秋风“袅袅”;而那如泣如诉的“袅袅”风声,又更加烘托出离人肝肠寸断的“凄凄”之情,两者相生相衬。而且“凄”、“袅”声调低促,一经重叠,读来格外令人回肠咽气,与离人的心曲合拍。

  后二句写得更是情意切切,缠绵悱恻。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最后分手,是送别的高潮。分手后,离人虽已登舟而去,但离人频频回过头来,默默而“看”。“看”,本是很平常的动作,但此时此地,离人心中用言语难以表达的千种离愁、万般情思,都从这默默一“看”中表露出来,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从这个“看”字,读者仿佛看到那离人踽踽的身影,愁苦的面容和睫毛间闪动的泪花。离人的每“一看”,自然引起送行人“肠一断”,涌起阵阵酸楚。诗人连用两个“一”,把去留双方的离愁别绪和真挚情谊都表现得淋漓尽致。最后,诗人劝慰离人安心的去,不要再回头了。此句粗看似乎平淡,细细咀嚼,却意味深长。诗人并不是真要离人赶快离去,他只是想借此控制一下双方不能自抑的情感,而内心的悲楚恐怕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这首送别小诗,清淡如水,款款地流泻出依依惜别的深情。诗人精心刻画了送别过程中最传情的细节,其中的描写又似乎“人人心中所有”,如离人惜别的眼神,送别者亲切又悲凉的话语,一般人都有亲身体会,因而能牵动读者的心弦,产生强烈的共鸣,给人深刻难忘的印象。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江西再逢周琏

唐代贯休

六七年不见,相逢鬓已苍。交情终淡薄,诗语更清狂。
未得丹霄便,依前四壁荒。但令吾道在,晚达亦何妨。

呈敬寺某大师二首 其二

清代李寄

转语曾无慧舌根,空陪杖履积晨昏。清泉白石如如坐,圆觉维摩可可言。

在己一心成犀壁,与人半偈锁猴猿。压腰金带他年重,输却兹山镇寺门。

次韵吴少卿致政自咏

宋代陈舜俞

挂冠归故里,寻壑具巾车。
兰蕙庭阶茂,交游世路疏。
一壶新漏箭,千姓旧囊书。
寄问从公客,家金有几馀。

仲秋过卢北山子俞尝新酝作

宋代陈藻

白秫新收酿得红,洗锅吹火煮油葱。
莫嫌倾出清和浊,胜是尝来辣且浓。

送何龙友太史赴阙 其一

明代区怀瑞

哲人御世纷,龙见非一端。云雷在屯始,六载以盘桓。

君本经纶材,蚤奋掀霄翰。文采冠金闺,宠睐天颜尊。

简书宽陟屺,感卧久丘樊。谁云隔玄扃,温渥双鱼轩。

忠贞殆天授,移孝溯其源。椽笔绘圣明,情局非所安。

慎彼三大权,酬此两覃恩。临流怅祖生,击楫将何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