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沁园春·情若连环

宋代苏轼

情若连环,恨如流水,甚时是休。也不须惊怪,沈郎易瘦,也不须惊怪,潘鬓先愁。总是难禁,许多魔难,奈好事教人不自由。空追想,念前欢杳杳,后会悠悠。
凝眸,悔上层楼,谩惹起、新愁压旧愁。向彩笺写遍,相思字了,重重封卷,密寄书邮。料到伊行,时时开看,一看一回和泪收。须知道,口这般病染,两处心头。
女子 爱情 相思
赏析

  整首词善于铺叙,在有条理、有层次的铺叙之后,突然插入一笔,由一方设想另一方,构成“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的妙境。

  上片首句“情若连环,恨如流水”,起调是一组并列对句,以连环、流水为比,说此“情”、此“恨”不断无休。接着以一组扇面对句,说相思的具体情状。依律,这组扇面对句,当以一领格字提起,此处连用两个“也”字,用以铺排叙说,一曰瘦,有如宛约一般,腰围减损,再曰鬓发斑白,有如潘岳一般,因见二毛而发愁。“总是”二句,却以散句入词,接下句,均为直说,点明上文所说“瘦”与“愁”的原因,是“好事教人不自由”。“好事”,当指男女间欢会等情事。因为时时刻刻惦记着这许多情事,无法自主,所以才有这无穷无尽的“情”与“恨”。最后,词进一步点明,主人公所“追想”的“好事”就是“前欢”与“后会”,前欢已是杳无踪迹,不可追寻,而后会又遥遥无期,难以预卜。“杳杳”、“悠悠”,与“连环”、“流水”相呼应,将所谓“情”与“恨”更加具体化。上片说的全是主人公一方面的相思情况。

  下片变换了角度与方位,既写主人公一方,又写对方,并将双方合一起写。“凝眸。悔上层楼。谩惹起新愁压旧愁。”是过片。一方面承接上片所说相思情景,谓怕上层楼,即害怕追想往事,惹起“旧愁”;一方面启下,转说当前的相思情景,新愁与旧愁交织一起。词作说当前的相思情景,先说主人公一方,说主人公如何写情书,写好情书如何密封,封好以后如何秘密投寄“重重”,谓其密封程度,“密”,既有秘密之意,又表明数量之多,一封接一封,相距甚密。同时,词人说相思,还兼顾对方,料想对方接到情书,当如何时时开看,“一看一回和泪收”。“料”字明谓假设。至此词戛然而止,言已尽而味有余。

  这首词以铺叙手法说相思,反反复复地说,虽只是“相思”二字,却并不单调乏味。能有这样的艺术效果,除了真切体验之外,还在于善铺叙。作者善铺叙,就是在有条理、有层次的铺叙之后,突然插入一笔,由一方设想另一方,构成“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的妙境。这种作法是从柳永词中学得来的。

苏轼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送方职方禹绩使江南兼寄童侍御仲良

明代谢榛

汉苑梅花客兴新,不堪杯酒送征轮。朔庭战马今犹急,南国苍生日转贫。

古道飞霜寒拂剑,长江落月晓催人。凭君为问乘骢使,莫惜春风寄绿蘋。

秋雁篇

清代尤怡

金河八月清霜度,鸿雁嗷嗷引征路。初从塞北辞黄云,旋向江南认红树。

红树黄云万里程,秋风岁岁事南征。风起沙头见清影,月明天畔闻孤声。

此去汀洲宿何所,苍梧云深夜来雨。休言田野多稻粱,须识江湖有网罟。

珠帘翠幕谁家楼,美人初卷珊瑚钩。一片乍横江上影,数声犹带塞门秋。

忽忆征人碛中见,书成不寄情空乱。知君遥心愁共飞,思君远目迷方断。

目断心飞人不归,年年空自寄相思。傥念空闺人独夜,梦回无语雁来时。

为潮州孔别驾母陈太夫人寿

明代屈大均

阙里生贤尽玉珂,尼峰五老秀嵯峨。素王诗礼文孙满,鲁国尊亲寿母多。

梅吐潮阳红雪艳,萱开泗上绿烟和。凭将旨酒为膏泽,难老真如燕喜何。

奉同陈应举月夜斋宿玉堂有赋五首 其五

元代范梈

烛暗曙钟远,诗成春漏沉。古苔见隐约,幽桧响萧森。

白雪留寒色,青云延夙心。在阙谅当补,唯贤庶可钦。

愿逐西蟾影,长栖丹凤林。

送郑同夫归豫章分题姑苏台

元代张简

崇台去千载,风日丽飞甍。漠漠春洲草,宁知歌舞轻。

香泥污麋迹,婵娟若为情。登览犹悒怏,况乃送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