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蓦山溪·闺情

元代王和卿

冬天易晚,又早黄昏后。修竹小阑干,空倚遍寒生翠袖。萧萧宝马,何处狂游?

〔幺篇〕人已静,夜将阑,不信今宵又。大抵为人图甚么,彼此青春年幼。似恁的厮禁持,兀的不白了人头。

〔女冠子〕过一宵,胜九秋。且将针线,把一扇鞋儿绣。蓦听得马嘶人语,甫能来到,却又早十分殢酒。

〔好观音〕枉了教人深闺里候,疏狂性奄然依旧。不成器乔公事做的泄漏,衣纽不曾扣。待伊酒醒明白究。

〔雁过南楼煞〕问著时只办着摆手,骂著时悄不开口。放伊不过耳朵儿扭。你道不曾共外人欢偶,把你爱惜前程遥指定梅梢月儿咒。

女子 叙事 抒情 怀人
赏析

  这首套曲以写景开始,既交代了女主人公冬夜等候丈夫回家的背景,又借杜甫“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佳人》)的意境暗示了她的“佳人”形象。接着让她吐出幽怨和心声,便使读者对她在下文又恨又爱的表现有了充分的理解。

  〔幺篇〕中“不信今宵又”语淡意深。一个“又”字回应首曲“又早黄昏后”的“又”,显示出男子的“狂游”晚归已是屡见不鲜。但女子的态度依然是“不信”,这就见出了她的一往情深。“不信”并非不承认现实,而是因为女子有着执著的理念:“大抵为人图甚么,彼此青春年幼。”女子对丈夫别无所图,唯一希冀的就是永远拥有着青春的美好理想。唐玄宗李隆基《好时光》:“莫倚倾国貌,嫁取个有情郎。彼此当年少,莫负好时光。”代表了古人对少年夫妻及时行乐的祝福和理解。曲中女子也是抱着这样的信念,于是她才会一边等待,又一边怨恨。这种自白只有在曲中才能毫不费力地直诉无余,在诗词等韵体中是不易达到此等效果的。

  以下的情节曲折多致而富于生活真实。在经过度日如年的等待之后,丈夫终于回到了家,却露出了“乔公事”的蛛丝马迹。妻子追问,忍不住从嗔骂到动手扭住耳朵,然而最后要求丈夫的仅只是把“爱惜前程”的月下盟誓再复述一遍。她不愿让自己相信丈夫在外拈花惹草的事实,心中还忘不了当初“指定梅梢月儿咒”的恋情,这就再度显示出她的善良和痴情。全篇以女子的口吻娓娓诉出,融写景、叙事、抒情于一体,注重情节的戏剧性,无疑同接受民间说唱文学的影响有关。而散曲套数在逼肖声气、描摹心情、表现生活内容等等方面,确实于韵体中占有特别的优势。

王和卿

王和卿

王和卿, 元代散曲家。大名(今属河北省)人,生卒年字号不详。《录鬼簿》列为"前辈名公",但各本称呼不同,天一阁本称为"王和卿学士",孟称舜本却称他为"散人"。他与关汉卿是同时代人,而又比关汉卿早卒。明朱权《太和正音谱》将其列于“词林英杰”一百五十人之中。现存散曲小令21首,套曲1首,见于《太平乐府》、《阳春白雪》、《词林摘艳》等集中。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戏和子荆春闺六韵

明代王彦泓

懒得闲行懒得眠,眼波心事暗相牵。慵来午绣还添线,瘦去春衫未减绵。

纤手自知搔背好,长眉谁见捧心妍。难传尺素墙东约,爱守炉熏砚北筵。

已是雨惊佳梦夜,更堪花落病酲天。排愁只有郎诗卷,日课鹦哥念一篇。

哀明死事都督冲汉羽公 其三

明代何绛

虚冢虽留世已殊,千山日澹草荒芜。最怜三月坟边树,杜宇声声带血呼。

送张元辉谳狱粤西 其一

明代林熙春

世德繇来系释之,先生原是帝王师。仙郎采笔明光草,使者苍梧雨露枝。

畏垒当年歌召父,褰帷今日见家儿。好生自是清朝意,到处逢人口作碑。

冬夜同岳尔律泛湖限断字

明代范景文

桃花漾春流,深夏荷风散。湖光得致时,荫映开新烂。

雪后柳情疏,云冻梅意慢。冷月彻寒林,烟景去其半。

何事山阴行,秋冬发深叹。凄淡正自佳,幽意具一段。

暝岚荡冰纹,色态巧互换。比之挹浓华,又作别种观。

试向餐薇子,细与閒判断。

九日同春坡道人登高

清代黄节

本欲登高避市尘,不知山上有行人。千峰落木天为远,万物逢秋气尽辛。

篱菊未开今日雨,霜林争似晚来春。道人自会当前意,不为重阳一怆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