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惕山人即昔所谓惠思师也余旧识之于京师忽
宋代:苏辙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所有诗文
大风雨夜与沪上军持兄饮于芜湖,约作七虞韵
当代:潘乐乐
我从泽畔君东海,万里车来共一壶。竟夕高歌答风雨,弥天雾霭莽江湖。
可能携手诗兼酒,遁出缚身笼与笯。此去买山应不忘,卜邻朝暮醉相呼。
和杨公济钱塘西湖百题 其八十八 步月径
宋代:郭祥正
一步复一步,月华黏屐齿。不知山径深,疑到蟾宫里。
京口野望
宋代:汪元量
登崆峒山
元代:乃贤
缘萝陟层巘,旷望浮云驰。飘风西北来,飒飒吹裳衣。
气候倏迁变,中怀郁歔欷。路逢一道士,高结冠巍巍。
恐是广成子,再拜欲问之。长歌入深林,弃我忽若遗。
哀湍泻石磴,日落松风悲。灵踪邈难及,千载生遐思。
向氏归来园
宋代:廖行之